聽新聞
0:00 /
0:00
百日咳已14例 近6年同期最多

時序入夏,注意傳染病對幼兒的威脅,衛福部疾管署昨表示,上周新增三例百日咳病例,皆為未滿兩個月嬰兒,今年累積百日咳病例已十四例,為民國一○九年以來同期最高;腸病毒疫情今年反常,每年五至六月為國內腸病毒流行季,今年預估六月中下旬才進入流行期。
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周新增三例百日咳,北部兩個月大男嬰曾接種含百日咳五合一疫苗,南部一個月大男嬰在發病後接種第一劑,另一位東部女嬰,出生僅八天、尚未接種疫苗。三名嬰兒症狀相似,都是先咳嗽、有痰、流鼻水,都曾到醫院或診所就醫,因為症狀加劇,再度就醫驗出百日咳桿菌。
其中,東部女嬰於四月中旬曾到醫院就醫,被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返家休養但症狀持續,二度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五天,咳嗽加劇,四月底三度就醫才驗出百日咳,現仍住院中。一○九年至去年,累計病例數從零到卅四例,以三個月以下嬰兒最多,占二成七,其次為十三至十九歲,占二成五。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今年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趨勢遠低於往年,與過去五、六月就進入流行期相比,較為反常。推測原因有二,一是去年秋冬流行期較久,感染型別沒明顯轉換,由於感染人數較多,因此大家仍有保護力;再者,今年春天氣溫較低,平均氣溫為近十四年第三冷,使流行期較晚報到。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