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標」測小孩網遊成癮 醫曝「生活失能關鍵」:及早發現諮詢

網路遊戲成癮令家長困擾,專家提醒關鍵在於是否造成生活失能。精神科醫師潘俊宏說,家長若及早發現問題,可陪同孩子就醫諮詢,只要家長、學校配合改變,治療都滿有效。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召開例行記者會,邀請專家針對網路遊戲成癮議題分享實況與因應之道。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暨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煜軒說,網遊成癮跟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若只是看到孩子沒唸書,不宜先下結論、錯誤歸因。
林煜軒指出,判斷網路遊戲成癮症的關鍵並非僅於遊戲時間長短,而是必須檢視是否出現「失控造成生活失能」,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可歸納成3個核心指標,作為網路遊戲成癮症的初步判斷。
林煜軒說,3個指標包括無法控制的想要玩網路遊戲、生活中以網路遊戲為優先而忽略掉其他的日常活動、即使知道已經影響到個人日常功能(包含健康、家庭、學校、工作等)卻還是持續玩網路遊戲,當這3項狀況至少持續12個月,就可能達到網路遊戲成癮的程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任潘俊宏進一步說,臨床上的兒少網遊成癮背景不同、多元,有人因交友受挫,有的則受父母要離婚氣氛不好影響,每個個案都要花時間了解原因,再做諮詢、治療。
他說,網路成癮的戒斷症狀跟藥、酒成癮不同,當家長願意調整態度、學校配合調整班別避開霸凌跟孤立做出改變時,都蠻有效的,值得去試。
潘俊宏指出,目前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設有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提供網路遊戲成癮門診及追蹤,家長若及早發現問題,可陪同孩子就醫諮詢,目的並非是要給孩子貼上標籤,而是讓孩子與家庭回歸正常生活。
潘俊宏說,統計顯示民國110到114年松德院區的總服務數據為447人次,其中113年為135人次,114年到4月底19人次;不論是症狀輕微、激烈都可給予協助,呼籲家長早點介入。
衛生局補充,可上網搜尋「台北市網路成癮治療/諮商服務機構」資源表格善用,計有114間。
至於兒少網遊成癮盛行率,林煜軒說,國衛院曾對國內8110名兒少玩家做調查,結果網遊成癮盛行率約3.1%,略高於西方的1%。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