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政策讓藥價大漲?專家:小心全球骨牌效應一起漲

川普大喊「藥價將降30%至80%」以降低美國處方藥成本,各界憂心全球連鎖反應,尤其是藥廠,除調降美國藥品價格,未來恐將重新調整全球藥價結構。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理事長張博勝表示,新藥的藥價一定會提高,民眾要做好心理準備。
張博勝指出,美國藥價長期居高不下,平均為其他國家的3倍,川普祭出新政策,美國將不再接受比其他國家高得多的藥價。他認為,美國市場在國際大藥廠占比達50至60%,藥廠若不願讓利給美國,就得將其他國家的藥價一併拉高,藉此抬高美國的參考價格基準,避免整體營收下滑。
「國際藥廠絕對不想失去美國這個大客戶。」張博勝說,藥廠為了公平起見,勢必會重新調整全球藥價結構,各國藥價可能會上漲。他強調,已經有歐洲藥廠提出要提高歐盟的藥價,「藥廠邊走邊看,但絕不會等川普的政策實施一陣子後才宣布調整策略,且動作絕不會太慢。」
張博勝說,國際藥廠可能調高在台售價,若美國藥價以其他國家作為對照參考,藥廠為避免壓低美國市場價格,勢必會重新調整全球藥價結構。這也表示,台灣原本以較低價格取得的原廠藥物,其售價可能被「向上調整」,以避免拉低整體的「全球最低價」。
另外,若藥廠要求提高藥品售價,而我國健保署無法相應調升健保給付價格,國際藥廠恐選擇退出健保體系、甚至下市,導致民眾無法取得部分重要藥品。或是健保署被迫重新檢討藥價與給付標準,使整體藥費支出上升,進一步加重健保財務壓力。
「雖然川普這項新政策的細節還沒出來,但藥廠已經在觀望。」張博勝說,如果新藥進不來,患者能使用新藥的時間延後、新藥納入健保的時程被延後,最大的影響是急重難罕用藥族群。
川普的藥價政策初衷在於壓低美國藥價,卻可能引發「全球藥價同步上漲」的骨牌效應,張博勝說,台灣勢必無法置身事外。他認為,政府應該重新調整醫療、藥價占國內GDP比率不到1%,「跟日韓實在相差太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