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一夏 台北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5/17開放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炎炎夏日將到,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將搶先開放,為夏季揭開清涼序幕。北水處表示,自來水園區門票親民,非夏季期間全票僅需50元、優待票(學生、兒童)25元;7、8月夏季時間全票也只要80元、優待票40元。

北水處指出,「水鄉庭園」戲水區占地約750平方公尺,每年開放約4個月,設施包括兒童溜滑梯、噴泉水柱、高空水瀑等,集娛樂性與清涼感於一身,是市區內少數兼具教育、休閒與親水體驗的場域,每逢假日皆吸引大量親子家庭前來戲水、遊樂。

北水處表示,自民國93年啟用以來「水鄉庭園」已陪伴無數市民走過歡樂童年時光,至今依然是親子家庭暑期回憶的重要景點;園區秉持「提供最潔淨用水」的理念,戲水區每日全面換水,並每2小時進行水質檢測,確保水質安全無虞。同時,戲水後的用水也不浪費,全數回收作為園區周邊工地用水及清潔用途,落實ESG永續環保精神。

北水處指出,園區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最後售票時間為下午4時,每周一固定休園。除了戲水設施,園內還有百年古蹟「自來水博物館」及「觀音山蓄水池」等文化景點,透過導覽與展示,讓大小朋友可以一票就可清涼戲水,同時還能深入了解臺北自來水歷史與水資源教育。

此外,臺北市政府於公館地區積極推動「水園區新天地」計畫,以北水處新建之3棟多目標綜合大樓為主軸,明年也將推出全新戶外水樂園「親水庭園」,能提供市民朋友不同的消暑戲水選擇,另整合文化局「臺北文學館」、體育局「運動館」及北水處「好水故事館」,未來在公館地區將帶給市民朋友全新的「水園區新天地」風貌。詳細資訊可電洽(02)8369-5104或上自來水園區網站:https://waterpark.water.gov.taipei/ 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oodwatertaipei/查詢。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台北市親水景點自來水園區「水鄉庭園」,明天開放。圖/北水處提供

景點 朋友 親子

延伸閱讀

全球打造日不落台灣科技園區 劉揚偉接電電公會理事長

影/送竹北AI園區設備超高…貨車卡涵洞口 警急交管疏導

踏勘澄清湖步道 陳其邁:行人優先打造低碳樂活園區

竹北某科技公司主管墜樓 今晚園區將舉辦淨煞法會送煞

相關新聞

「嶼海方舟」科技藝術展八斗子登場 手機創造奇幻生物

劇場式科技藝術展「嶼海方舟」今晚起到6月30日在基隆八斗子漁港碧砂泊區登場,展期長達45天,免費開放參觀,假日中午12至...

非聽不可/遠離中風 人生通暢 腦中風的那些大小事

主講:中醫大附醫針灸科醫師李冠君、中醫大附醫針灸科醫師李佩璇

院長講堂/洪裕強 跨領域照護 中西醫雙管齊下

擁有中西醫師雙執照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洪裕強,去年8月走馬上任,今年成立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守護社區...

新冠疫情再升溫 醫:恐拖3個月

國內新冠疫情連五周上升,上周就診人數近萬人,衛福部疾管署預估,疫情將在六月達高峰。專家說,全球流行病毒株多元,疫情恐呈現...

心理諮商3/諮商訓練標準個案成本高 壓力大 AI陪練效果佳

當臨床實務對AI心理諮商仍有疑慮時,訓練心理師的「AI虛擬人」,已應用於課堂教學。開發團隊負責人、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

心理諮商2/向AI尋求心理支持者增 專家:注意5大盲點

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LLM)風行,許多人向「AI」尋求心理陪伴,由於低門檻、隨時可用、不需揭露身分,在年輕人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