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白吹?牆壁、天花板成電費小偷 簡單隔熱術省荷包

具有上下無段雙開、環保纖維面料防潮抗蟎、持溫隔熱且環保省電等優點的蜂巢簾,momo電商平台即可上網選購,精準客製化不需要將就現成尺寸,安裝容易,DIY客製自己的輕奢品味。圖/芮格居家提供
具有上下無段雙開、環保纖維面料防潮抗蟎、持溫隔熱且環保省電等優點的蜂巢簾,momo電商平台即可上網選購,精準客製化不需要將就現成尺寸,安裝容易,DIY客製自己的輕奢品味。圖/芮格居家提供

極端氣候加劇,全球氣溫頻創新高,2024年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在台灣,夏季高溫動輒飆破35度,室內如烤箱般悶熱,冷氣幾乎成了每戶必備救命神器。但其實冷氣使用的電力中,有高達八成是被浪費在牆壁、地板與天花板的降溫上,真正降溫室內空氣的效能有限。為了有效節能並降低電費,建議從「隔熱」做起。

在家庭用電中,最隱形卻致命的「電費小偷」,其實是室外熱氣悄無聲息地滲入室內。白天太陽照射產生的輻射熱,會使室內溫度持續上升,導致冷氣需要運轉更久才能降溫,這種情況在西曬房尤其明顯。

台灣多數住宅為鋼筋混凝土建築,日曬兩小時就足以將熱能從外牆傳導進室內。與美國、日本等國不同,台灣並無強制建築隔熱的法規,因而一般家庭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直接加裝冷氣。

根據綠適居社企統計,冷氣使用的電力中有高達80%被浪費在冷卻牆壁、地板與天花板等建築本體,真正用來冷卻空氣的效能有限。這說明僅靠冷氣降溫,對抗西曬效果十分有限。若能事先做好隔熱處理,不僅能有效阻絕夏季外部熱源傳入,降低室內溫度,到了冬季也能避免室內熱能散失,達到節能與保溫的雙重效果。

台灣綠適居社會企業建議,想住得舒適又節能,只要確實做好隔熱和換氣兩件事,冷氣就不會白吹,電費自然省下來,輕鬆打造真正的節能屋。

台電建議幾個立刻可做的隔熱省電撇步,有助於對抗夏季高溫、降低冷氣用電量

1、窗戶隔熱:可貼隔熱紙、換成淺色窗簾減少吸熱。窗簾業者補充,現在很多設計師直接使用蜂巢簾,結構特殊隔熱效果更好,還能阻擋紫外線穿透。

2、窗外遮陽:室外遮陽效果比室內更好。可加裝百葉窗、竹簾等,擋住陽光第一線。

3、綠化建築:種樹或藤蔓遮蔭,屋頂設花園或灑水系統,都能降溫隔熱。

4、結構升級:大規模整修時可考慮加厚牆面或使用隔熱建材,從根本降低熱傳導。

其他省電方法還包括汰換老舊家電、衣服累積後再洗、煮飯前先泡米、冷氣搭配電風扇使用,並記得關閉待機電源,避免浪費。

窗簾業者也提醒,出門時記得拉上窗簾,尺寸最好比窗戶大,才能有效阻隔輻射熱。至於蜂巢簾因為內部採用蜂巢結構設計,能有效形成空氣層,阻擋熱傳導;白天使用時可大幅減少陽光與輻射熱進入室內,幫助維持室內舒適溫度,減少冷氣使用時間,自然就能降低電費。

台電曾在粉專教導,白天出門時最好拉上窗簾,阻擋輻射熱進屋,採用遮光度90%以上的遮光窗簾尤佳。圖/芮格居家提供
台電曾在粉專教導,白天出門時最好拉上窗簾,阻擋輻射熱進屋,採用遮光度90%以上的遮光窗簾尤佳。圖/芮格居家提供

冷氣 省電 電費

延伸閱讀

忠心黑狗一路跟隨 助警鎖定白沙屯香客小偷

頂級神顏再進化!Red Velvet Irene 「凍齡美照」洗版熱搜 網嘆:顏值天花板回來了

桃園女攜保育蘇卡達象龜放風遭竊 小偷竟是「兔子窩」主

不滿鄰居監視器對準家門 台南男彈弓棍棒搞破壞判罰金8千

相關新聞

「嶼海方舟」科技藝術展八斗子登場 手機創造奇幻生物

劇場式科技藝術展「嶼海方舟」今晚起到6月30日在基隆八斗子漁港碧砂泊區登場,展期長達45天,免費開放參觀,假日中午12至...

愛肝達人站/白天懸壺濟世,為何晚上執壺過夜!

「白天懸壺濟世,晚上執壺過夜!」這是老醫師的心境寫照。

健康你我他/讓獨食者也能自在饗宴

我經常嘴饞想吃點好料又約不到食伴,於是獨食吃到飽的機會不少。近期獨食風潮崛起,一個人吃飯不再是落寞的象徵,網路上甚至整理...

非聽不可/遠離中風 人生通暢 腦中風的那些大小事

主講:中醫大附醫針灸科醫師李冠君、中醫大附醫針灸科醫師李佩璇

院長講堂/洪裕強 跨領域照護 中西醫雙管齊下

擁有中西醫師雙執照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洪裕強,去年8月走馬上任,今年成立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守護社區...

新冠疫情再升溫 醫:恐拖3個月

國內新冠疫情連五周上升,上周就診人數近萬人,衛福部疾管署預估,疫情將在六月達高峰。專家說,全球流行病毒株多元,疫情恐呈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