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老翁釀重大車禍 醫籲高齡駕駛「反應慢、視線差」風險倍增

新北市三峽北大國小旁,今天傍晚4點發生重大車禍,造成15人輕重傷,其中4人到院前已無生命跡象。肇事的小客車駕駛,是一名78歲老翁,「高齡駕駛」再度受到關注。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表示,年紀愈大、開車的風險愈高,主要是反應能力變慢,視線變差看不清楚路標。
陳亮宇指出,隨著年齡增長,體能、視力、聽力及反應能力難免會衰退,只要過了70歲,開車就有一定風險。「有些長輩很鐵齒,覺得開車能力沒問題,卻沒警覺老化造成某些身體機能改變。」他說,最明顯的就是注意力及辨識力下降,包括反應時間的延長,大不如年輕人。
陳亮宇說,高齡車禍肇事逐年增加,交通部雖然執行「高齡駕照管理制度」,要求75歲以上長者每3年定期換照。但是,不換照也沒什麼關係,因為新制未溯及既往,數十萬長者不受限制,加上換照門檻太寬鬆,並未建立有效駕照管理制度。他認為,政府應該強制規範長輩換照,同時進行身體健康檢查與駕駛能力評估。
「上了年紀,開車一定有風險,尤其是行駛到不熟悉的地方,或是道路施工,路邊各種人事物變化都會影響開車狀況。」陳亮宇強調,有些路段標線設計過於複雜,可能引發交通事故;長輩沒有跟上交通道路法規更新也是另一個原因,行駛過程還要看指示牌,容易分心。
除了反應能力,陳亮宇說,老年人常有白內障、眩光、黃斑部病變等眼疾,行駛過程中進入樹蔭或室內,視野突然變昏暗、無法調節光線,很容易出事。另外,有些長輩為了遮蔽強光,放下遮陽板甚至戴著大圓帽上路,在轉彎時變成遮住自己的視線。
他建議,多善用大眾運輸與無障礙交通服務,政府也應加強偏遠地區的交通,友善高齡長者。家中有長輩者,子女也要多關心家人身體狀況,過了65歲多善用免費健檢項目,包括認知功能及慢性病控制,由專業人員評估到底適不適合開車,降低事故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