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晚期泌尿上皮癌 黃金治療期新療法搶命搶時

搶命也要搶時!一名60歲罹患四期泌尿上皮癌的患者,癌細胞擴散到膀胱、輸尿管,原本得做人工膀胱方便排尿,患者拒絕後改採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加上免疫療法的新療法,目前腫瘤逐漸消失。高雄榮總移植外科主任陳逸軒指出,患者在黃金治療期接受新療法,可讓生活品質得以延續。
保留器官 癌細胞獲控制
這名晚期泌尿上皮癌的男患者,去年4月出現血尿後第一時間前往A醫院就診,當時醫師評估得拿掉膀胱做人工膀胱,但會嚴重影響生活而拒絕,後來轉至陳逸軒的門診,聽取病人需求後,改利用近年新興的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加上免疫療法,經過半年的治療,癌細胞獲得控制,疼痛大幅改善,也能自然的排尿,生活及工作都能維持。
癌症治療不只延長生命而已,維持生活品質成了治療主軸。陳逸軒表示,「若要患者拿掉膀胱做人工膀胱、造廔,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以目前的治療方式得兼顧生活品質,如何保留現有器官及控制病情是最重要的事。」
第四期患者 治療有成效
另一名90歲的阿嬤,因身體老化平常使用導尿管且由看護幫忙照顧,8年前阿嬤罹患第一期膀胱癌(下段泌尿上皮癌),期間多次復發,但都維持在一期的狀況,直到前年,癌細胞轉移到淋巴,成了第四期的患者,由於血尿中的大小血塊塞住導尿管,每次都送急診洗膀胱,照護上造成極大的困擾,後來家屬決定讓阿嬤接受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加免疫新療法。
陳逸軒指出,雖然新療法目前得自費,但阿嬤積極治療半年後,病情獲得控制,大幅減少身體的不適,對家屬而言,不只解決頻繁進出急診室的困擾,也讓照護上較順利。
上述這兩名幸運的個案,病情獲得控制的關鍵,都在於沒有錯失黃金治療期,在病情還沒失控前,接受適切的治療方式,才能讓效果更明顯。
迷信偏方 延誤正規治療
不過,在臨床上,仍有一群患者面對癌症採取逃避的心態。陳逸軒日前也遇到一名上泌尿上皮癌一期的患者,在局部復發後,病人就消失不見,其實,患者在治療上僅須局部切除即可,但患者尋求偏方療法,等到病況不佳時再回頭接受治療,身體狀況不佳,治療也難以有好的效果。
目前泌尿上皮癌的治療有三種方式,一為化療後接免疫藥物;二為順鉑類化療與免疫藥物合併使用;三為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陳逸軒指出,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與特定的抗體結合,將化療藥帶至癌細胞處,屬於標靶藥物的一種,副作用也沒有傳統化療來得大,因此成為最新的藥物機轉,目前藥品都有機會給付於符合健保條件的病人身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