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啟動興達電廠2機組?台電稱「無偷開隱瞞」:機組運轉資訊全揭露

勞工退休金增訂裁罰基準 6月上路

嘉義首宗市民代表罷免投票 林淑勉、吳宏哲罷免沒過

鐵路便當節今移師高雄擴大舉辦 台鐵:便當年營收目標9億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今年首次在高雄舉辦鐵路便當節,選址在全新完工的高雄車站,展示結合南部特產的多款特色便當,包括「府城風味鋼盒便當」、「鯖耀舞蝦便當」等,今年同時是便當節10周年,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表示,台鐵便當去年營收創8億元,今年目前朝向9億元,台鐵全力將附屬事業朝向多元發展。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本屆活動以「鐵路便當、十載歡慶」為主題,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為期2日的展期活動,現場匯聚多家在地美味及限定餐點,今天也是吉祥物鐵魯漢娜將10歲生日,活動透過點燈儀式祝福鐵路便當節和吉祥物十周年生日快樂外,也祝賀便當節首次南下舉辦。

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表示,去年4天鐵路便當節活動累積44萬人次,今年台鐵決定首次來到南部,讓全台灣民眾能吃到特色鐵路便當,各家民間業者也在便當中加入地方海產、特產,他說「台鐵便當10多年來,不只是填飽肚子的食物,更是承載台灣人的情感和故事」,每個外出遊子想到台鐵便當,就代表著鄉愁。

馮輝昇表示,台鐵公司持續將附屬事業朝多元發展,此次便當節10周年重新出發,展區結合地方創生、地方旅遊和產業發展,盼與地方共同成長;前年台鐵便當創造超過7億年收入、去年提升至8億元,今年將朝9億元為目標,台鐵將全力規劃高雄車站發展,打造台鐵品牌,讓國外遊客體驗台鐵文化。

此次便當節活動集結各家參展業者豐富的在地美味,台鐵公司所轄高雄餐旅分處也設計嚴選美味,包含A5和牛及輸日蒲燒鰻的「鰻牛饗宴陶瓷便當」、台南小吃土魠魚條及秘製鹹豬肉的「府城風味鋼盒便當」、使用海洋之心生態標章認證國產白腹鯖魚入菜的「鯖耀舞蝦便當」。美食以外,台鐵也推出一系列藍皮、莒光復古車廂等鐵道迷必收限量商品、N規精密模型。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台鐵公司24、25日在高雄車站廣場舉辦「2025第10屆鐵路便當節高雄場」,這是便當節活動首次在南部地區舉行。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車站 台鐵 便當

延伸閱讀

高雄38.1度極端高溫 粉專:以台中彰化為界 南北溫差大

影/高雄88快速道路飛來大輪胎 駕駛嚇傻:原來腦筋空白是真的

28K職缺也難錄取!她嘆「工作好難找」 網揪1關鍵給實用建議

法國生活節高雄駁二登場 市長陳其邁邀民眾多來幾次

相關新聞

一張圖看天氣! 下周又有鋒面到 全台慎防劇烈天氣

氣象署表示,明後兩天雖然鋒面遠離,不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水氣仍多,各地有局部短暫陣雨機率,中南部則要注意雷雨;下周二(2...

疑釀陽明山火燒山 國研院拆除全台空品感測器鋰電池

陽明山四月中旬發生火燒山,初判與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國網中心一項科研計畫所設置的感測儀有關。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日親自上山調查...

世衛大流行病協定 專家憂加劇地緣政治難獲關鍵資源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大流行病協定,專家擔心加劇地緣政治問題,儘管台灣在全球衛生作出貢獻,但由於不具備世界衛生組織會員身分,仍...

25日北台灣溼涼 28日鋒面來襲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表示,明天、26日水氣偏多,加上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和宜、花地區仍偏濕涼,預計高溫攝氏22至25度,而...

海象不佳 布袋-馬公船班明多數調整

受海象不佳影響,交通部航港局表示,明(25)日布袋往返馬公多數船班時間調整,請旅客多留意。

自殺通報女多於男 家暴相對人、被害人是高危險群

根據2023年死因統計,自殺是我國死因第11名,有3898人選擇輕生結束生命。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自殺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