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損失慘重!新開幕龜吼漁夫市集蟹蝦死亡 顧客抱怨吃不到

比H20規格更低!傳輝達將為大陸推出全新AI晶片 預計6月量產

新北民宅3樓火警延燒4樓陽台 消防急出動72人搶救撲滅

自殺通報女多於男 家暴相對人、被害人是高危險群

根據我國自殺死亡以及自殺通報統計分析,自殺通報女性多於男性。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我國自殺死亡以及自殺通報統計分析,自殺通報女性多於男性。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2023年死因統計,自殺是我國死因第11名,有3898人選擇輕生結束生命。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自殺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張家銘指出,男性自殺死亡多於女性,但自殺通報卻是女性多於男性,同時提醒,家暴相對人、被害人自殺風險高。

醫師公會全聯會今舉辦「第一線人員之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線上課程,張家銘以「自殺防治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題,解析近年數據。2023年男性自殺2500人、女性1398人,男生自殺幾乎是女性兩倍,依照年齡區分,除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下降外,其他年齡層都增加,不少還在就讀的學生提早結束生命。

依據自殺通報資料 ,2023年有4萬7735人。張家銘指出,自殺通報是指有企圖自殺者,跟自殺死亡不同,女生較多有3萬1811人,男生則是1萬5902人。若依據年齡區分,15至24歲自殺通報最多並且上升快速,高達1萬3249人,必須留意。

另外,張家銘提醒特殊身分者可以多加留意,連結醫療跟社福資源,2023年分析自殺通報中有身分註記者有1萬3169人是家暴被害人(28%)、1萬1203人是家暴相對人(24%)、1萬2人為身心障礙(21%)、8000人為脆弱家庭(17%)、7149屬於精照列管(14%)。

張家銘說,雖然獲救後不少企圖自殺者不再自殺,一年再自殺死亡率1.1%,後續關懷治療可避免罕事,但不可過度仰賴自殺通報系統,只有不到三成的自殺死亡者生前曾經被通報。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聯合新聞網》關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死亡率 家暴

延伸閱讀

快走抗慢性發炎又穩定心律 醫傳授掌握日常3時機

為何要吃綠色蔬菜? 醫揭綠色小精靈建構人體防護力

三峽駕駛疑似暴衝釀3死 醫曝恐「大腦煞車」機制壞了

關節痛非老化竟與腸道有關? 醫教三招養腸法找回健康

相關新聞

一張圖看天氣! 下周又有鋒面到 全台慎防劇烈天氣

氣象署表示,明後兩天雖然鋒面遠離,不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水氣仍多,各地有局部短暫陣雨機率,中南部則要注意雷雨;下周二(2...

疑釀陽明山火燒山 國研院拆除全台空品感測器鋰電池

陽明山四月中旬發生火燒山,初判與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國網中心一項科研計畫所設置的感測儀有關。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日親自上山調查...

世衛大流行病協定 專家憂加劇地緣政治難獲關鍵資源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大流行病協定,專家擔心加劇地緣政治問題,儘管台灣在全球衛生作出貢獻,但由於不具備世界衛生組織會員身分,仍...

善終的選擇1/斷食善終風氣盛 安寧緩和醫學會聲明反對

斷食善終備受討論,想至安寧病房自主尋求斷食善終病人增加,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表達反對「斷食善終」。聲明指出,以「...

善終的選擇3/張媽媽臨終前想吃基隆小吃 女兒飛車去買

張媽媽八十多歲時罹患惡性度極高的膽管癌,張小姐說,從確診到過世二年半,陪同母親進出台大門診、病房共六十七次。臨終前,張媽...

善終的選擇2/倡斷食善終 畢柳鶯:無效醫療讓臨終生不如死

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認為斷食善終加速病人死亡。對此,出書說明自己陪伴母親斷食的台中市立復健醫院前院長畢柳鶯表示,有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