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納豆依依婚宴席開50桌 賓客名單曝、星光不輸三金

桌球世錦賽/柚香林萌銀恨…林昀儒、高承睿鏖戰5局不敵日本組合

高雄警追違規釀女騎士喪命 相驗結果出爐…家屬提告、檢方分案調查

女子一聲催油門引發不滿遭捅5刀 醫教這樣處理行車怒火

近日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社會多關注行車事故、行車衝突等事件,甚至「怒路症」也引發關注。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日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社會多關注行車事故、行車衝突等事件,甚至「怒路症」也引發關注。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信義商圈區百貨地下停車場,日前傳出一起持刀傷人事件,一名女子騎機車進入停車場時,看見前方機車停在車道上,便轉油門示意讓路,引發前方機車男駕駛不滿,竟持瑞士刀朝女子後背連刺5刀,警方接獲報案後到場,當場逮捕男子,女子則緊急送醫。近期發生多起嚴重車禍、行車暴力及糾紛等事件,社會大眾多憂心忡忡。

近日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後,社會多關注行車事故、行車衝突等事件,甚至「怒路症」也引發關注。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李俊宏說,「怒路」指的是在行車當中的憤怒情緒,其衍生出行車衝突,但怒路症在精神醫療方面,沒有正式的診斷。

李俊宏表示,怒路症無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原因,主要是影響行車衝突為多重、複雜的因素,包括駕駛個人的人格修養、因應衝突的技巧與能力,以及兩造駕駛如何處理糾紛的過程等,恐非單一的因素所致,也不宜據此疾病化。

李俊宏說,國內目前針對行車當中的憤怒情緒所衍生出行車衝突,鮮少具體研究及統計,若要進行研究也有所限制,因為許多駕駛人往往不易坦承或藉病推諉責任,造成研究失真。但這次事件中,該名嫌犯隨身攜帶刀械,顯然不是僅針對行車衝突,而是在處理衝突事件上,習慣以刀械解決問題,若是遇到傾向隨身攜帶刀械、球棒的人,應隨時提高警覺。

李俊宏表示,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後,社會對於行車事故、糾紛的敏感度增加,這類事件容易登上新聞媒體,也較容易被外界放大檢視,但不代表此類事件有所增加,當發生行車糾紛、事故時,最常見的還是兩方報警「請警察協助處理」,看到有人拿出刀械、球棒解決問題,仍屬少見。

面對行車糾紛、衝突時,應如何處理憤怒情緒?李俊宏建議,民眾應促進「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 ),主因是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會遇到不滿的事件,引發不滿及憤怒的情緒,這時最重要的是「自覺」,察覺自己已出現煩躁感、憤怒感、情緒激動等,並加以解決及處理,如學習如何舒壓、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

李俊宏說,當遇到行車事故、糾紛時,可向對方說「待交警到場後處理」,避免和對方發生衝突,而民眾於開車、騎車、走在路上時,仍需隨時注意交通安全;至於看待行車糾紛、事故時衝突,還是多屬於單一事件,但當遇到時,務必要盡量保護好自己,不要讓自己受到傷害。

李俊宏提醒,類似的憤怒、暴力行為,也會發生校園、職場,特別是從統計數字發現,校園的暴力、霸凌事件確實有持續增加的趨勢,這方面值得社會大眾持續關心。

衝突 憤怒

延伸閱讀

熱熔膠、球棒打逼簽800萬本票 台中暴力討債團11人落網

「心裡毛毛的」特斯拉男昨經過三峽車禍事發地 下午就被7旬無照翁撞

新北三峽重大車禍釀3死12傷 警:涉肇事男仍無法製作筆錄

影/三峽重大車禍肇事余翁原定今3度手術 傳醫院連繫不上家屬

相關新聞

29日鋒面再臨防豪雨 端午連假水氣減高溫30度以上

氣象署表示,明天中部以北仍偏涼,低溫約攝氏19至22度,中部山區留意雨勢;5月29日鋒面影響,全台有雨,可能有局部豪雨;...

壓力大易罹癌!六成乳癌患者確診前承受「長期壓力」

壓力對身體系統功能有非常大的影響,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的人,容易造成慢性發炎、增加罹患疾病風險。乳癌防治基金會與羅東博愛醫院...

雨還在下!7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中央氣象署下午15時30分針對7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恐一路下到晚上。

新冠又來了!台中醫示警:都是一家一家人來 3症狀最明顯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去年9月1日到今年5月18日,全國新冠併發重症共計730例,其中台中市122例,另中央無公...

無照駕駛將比照酒駕重罰 藍委黃健豪:早該修法並沒入車輛

交通事故頻傳,交通部今宣布「無照駕駛擬修法比照酒駕懲處重罰」,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表示,過去有針對無照駕駛修法提高罰鍰,但死...

統一發票開獎 幸運兒全聯花8元買報紙就中千萬

統一發票開獎,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本期統一發票開出1張特別獎及1張特獎,特別獎開在台中崇德八門市,超幸運中獎者僅消費8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