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連7升 疾管署籲戴口罩

上周新冠就診四萬一千餘人,疫情快速增溫,全台門急診就診人數連續七周上升,疾管署昨表示,高峰期恐延至六月底至七月初,屆時單周就診人數恐達廿萬人,關鍵在於變異株傳播力超強。建議進入醫院診所機構、搭大眾運輸、人潮擁擠室內場所時,自主戴上口罩。
一月大男嬰 年紀最小重症
上周新增新冠併發重症一○二例、十九人死亡,均為今年單周新高,疾管署防疫醫師李宗翰指出,絕大多數的重症和死亡個案年逾六十五歲,近九成未接種本季新冠疫苗。
年紀最小的重症個案為一個月大男嬰,沒有先天病史,身體健康,接種過幼兒常規疫苗,但因為年紀太小,尚未送托,也沒接種新冠疫苗。日前男嬰咳嗽、流鼻水,家長陪同就醫,檢查發現,其身高體重偏低、呼吸急喘,且疑似肺炎,流感檢驗陰性,新冠檢驗陽性,院方隨即安排住院,密切觀察。
李宗翰指出,男嬰住院期間仍然常急喘,血氧低、二氧化碳升高,出現酸中毒症狀,轉至加護病房嚴密觀察,所幸生命徵象恢復穩定,但呼吸仍喘,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周門急診就診為四萬一四○二人次,較前一周一萬九四四九人次增加百分之一一三,連續七周上升,且高於去年同期二萬三五五五人次。
為此,上調高峰期單周就診人次十五至二十萬,而高峰期也往後延至七月初,且持續流行至七月底、八月初。
羅一鈞強調,這次新冠疫情應比去年更為嚴峻,原因應為三四個月前的秋冬新冠疫情緩和,加上目前主流變異株免疫逃脫力較強,端午連假後就診人次,將是這波疫情高低的重要參考指標。
新冠疫情爆發迄今已五、六年,不少民眾似乎無感,就有網友認為,感染新冠病毒後,順其自然,身體更新病毒碼,就可建立抵抗力。對此,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說,這是錯誤觀念,一旦出現類流感症狀,代表身體的免疫系統已被啟動,就應儘速服藥壓下病毒,才能盡快恢復。
過期快篩 偽陰性機率較高
這波新冠疫情帶動快篩需求,不少家中仍有「過期」快篩。羅一鈞表示,臨床觀察,染疫者使用過期快篩試劑,驗出陽性比率很高,但偽陰性機率也較高,如有相關症狀,快篩結果陰性,也不能掉以輕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