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女醫遭控與王建民婚外情 反告前夫侵害隱私獲賠150萬

美關稅協議傳接近達成⋯台灣上榜?網猜「25%起跳」酸:跪舔到底

呂秋遠「復活」暖道別和平島米苔目 網諷試水溫…臉書反擊文疑悄刪

故宮玻璃亭入口再被否決 民團批像灰色OK繃

新故宮計畫打造「台版羅浮宮」,但在正門口蓋玻璃亭遭批毀容。圖為視覺模擬圖。圖/故宮提供
新故宮計畫打造「台版羅浮宮」,但在正門口蓋玻璃亭遭批毀容。圖為視覺模擬圖。圖/故宮提供

國立故宮博物院增設「玻璃屋」入口被質疑是刻意「去中」,昨再次提送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強調修建是為了優化民眾出入動線,民團仍認為會破壞故宮整體景觀,有違文資法規定。北市文資會議委員昨投票以四比十一再度否決。故宮表示,內部討論過後,將再提計畫。

故宮於二○二二年送交興建「玻璃亭」的修復再利用計畫,企圖以「新故宮計畫」打造「台版羅浮宮」,卻爭議不斷,因玻璃亭遮擋故宮正門,和主建物格格不入,挨批是為了去中導致「不中不西」、「毀容國寶」、「國寶災難」。二○二三年送審北市文資會時,委員以違反文資法卅四條「工程不能遮蔽歷史建築」為由否決。

「新故宮計畫」今年度編列逾十八點八億元,遭凍結三點五億元。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五月解凍,附帶要求故宮提專案報告,並在一個月內補充詳盡書面說明。故宮隨即送審「玻璃亭」修復再利用計畫。

北市文資會昨再審議。會中,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表示,故宮主體建築損壞、老化、屋頂漏水等問題,結構也不符合耐震強度,玻璃亭用意是優化空間動線,引入自然光照入地下室一、二樓。

「故宮需要再生長。」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舉例,法國羅浮宮近年增加新入口,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擴建十五次,英國大英博物館也增建,故宮卻停在二○○七年。他們認為,此次增建已符合傳統建築意象。

但當地里民、民團馬上反對並表示,玻璃亭像一塊大的灰色OK繃,破壞建築完整原貌,有違文資法規定。目前北市捷運工程局正著手興建環狀線北環段,規畫在故宮開闢Y28站出入口,建議可和捷運局共同開發,解決問題。

文資委員詹添全認為,有爭議的是玻璃亭,修復再利用還涉及建築結構等,建議先修正安全結構。

羅浮宮 文資法 捷運 國立故宮博物院 博物館

延伸閱讀

故宮正館整建案未過文資審議 故宮:持續精進凝聚共識

故宮「玻璃亭」再送文資審議 15位委員投票 11人不同意結果出爐

故宮北溝山洞遺址被掩埋樓梯毀損 市府文資處考慮開罰

60年前故宮展廳長怎樣?故宮100+百年院慶形象影片首映 老照片全民募集開跑

相關新聞

7月5日地震預言倒數 台、日學者曝日本大震關鍵真相「不會毀天滅地」

日本漫畫家透過作品預言,日本今年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引發民眾擔憂。台、日地震領域專家學者為此在南投竹山車籠埔斷層保存園...

今熱如盛夏「北部」上看38度高溫 吳德榮:本周至少2颱生成最新路徑曝

今天各地天氣依舊晴朗炎熱,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昨天最高氣...

靈魂之窗藏警訊!視力退化不一定是老了 高血壓、糖尿病看眼睛就知道

根據日媒「婦人公論.jp」報導,日本回生眼科院長山口康三指出,「年紀大了視力就會退化」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正確。他強調,眼睛的健康與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飲食不均、缺乏運動等問題,不僅會影響心血管和代謝,更會直接反映在視力與眼部疾病上。他提醒,眼疾其實也屬於「生活習慣病」的一種。

不是加熱就能殺菌!專家點名夏季「高危險食材」 不用煮的更須留意

夏季天氣高溫潮濕,食物中毒的風險隨之升高。除了常見的肉類、海鮮,專家提醒,穀物與蔬菜也可能是食物中毒的高危險食材,民眾不能掉以輕心。

玉山昨傍晚天空一半暗一半亮 鄭明典:全天空霞光

昨天傍晚玉山的天空,接近一半暗、一半亮,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分享中央氣象署玉山氣象站拍攝的3張照片,他表示,一張是...

不想要有差別待遇 帕運國手吳于嫣從羽球學會克服難關

罹患俗稱「侏儒症」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的吳于嫣,小學五年級與羽球相遇,自此結下不解之緣,16歲征戰亞帕運獲得單打銅牌、雙打銀牌的佳績,今年升上大學,積極備戰2028年洛杉磯帕奧。罹患罕病的她,一路走來有苦有甜,但樂觀的天性讓她把吃苦當成吃補。 「不嘗試怎會知道適不適合」是吳于嫣常掛在嘴邊的話,她認為,做任何事比一般人吃力是正常的,但不要怕自己太累,也無須擔心自己體型而不敢嘗試,經過那段吃苦的時間,成就就是你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