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不是加熱就能殺菌!專家點名夏季「高危險食材」 不用煮的更須留意

根據日媒「Diamond online」報導,夏季天氣高溫潮濕,食物中毒的風險隨之升高。除了常見的肉類、海鮮,專家提醒,穀物與蔬菜也可能是食物中毒的高危險食材,民眾不能掉以輕心。
擔任健康檢定協會理事長、擁有營養師執照的望月理惠女士指出,夏季細菌最容易在30至35°C環境中繁殖,雖75°C以上的高溫,可以殺死大多數細菌,但仍有「抗熱型細菌」能撐過長時間加熱。其中,加熱過的咖哩若常溫放置過夜,恐孳生能製造毒素的產氣莢膜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可能導致腹瀉或更嚴重的腸道問題。
此外,一些富含水分的蔬菜如紅蘿蔔、馬鈴薯、洋蔥、小黃瓜,因容易帶菌,也是潛在危機。研究發現,20%生食蔬果樣本中檢出食中毒菌,其中水菜檢出率最高,其次是小黃瓜和番茄。建議民眾在食用生菜前應用流動的水徹底清洗,葉菜類可考慮稍微燙煮後食用,小番茄則應去除容易沾附細菌的綠色蒂頭後,清洗並擦乾,再放入便當中。
專家也提醒,便當中的食材應分層分裝、使用抗菌墊片與不織布材質保冷劑,避免水氣滯留。乾麵雖為常溫食品,但油脂氧化或發霉也可能引發腸胃不適,勿因「惜食」而忽視保存狀況。
食材新鮮與否,加上時常注意保存和調理的細節,才是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夏季食安不可大意,吃得安心、保存得當,是避免中鏢的不二法門。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