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夏天「生理期」痛苦加劇?醫師曝4誘因:水分、飲食是關鍵

夏季高溫潮濕,不僅讓人感到悶熱不適,也可能讓女性在生理期間承受更劇烈的經痛。婦產科醫師提醒,夏季環境、飲食習慣及水分流失等因素,會影響血液循環、誘發發炎反應,進一步加重子宮收縮與疼痛感。若伴隨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肌腺症等疾病,建議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
婦產科醫師張瑜芹在臉書粉專指出,夏季月經痛加劇常見四大誘因:首先,濕熱環境會影響血液循環,使子宮肌肉緊繃,可能導致頭暈、噁心及睡眠困擾;其次,大量流汗引發脫水,讓血液變稠,進一步阻礙子宮供血。第三,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冷氣房會讓骨盆腔血管反覆收縮、擴張,引起缺氧性疼痛。最後,冰品、含糖飲料、油炸燒烤等夏季飲食習慣,會刺激發炎反應,加劇經痛敏感度。
醫師建議,女性在生理期間應每天補充足夠水分(約2000至2500cc),避免咖啡因、酒精飲品,必要時可補充電解質飲料,並減少冷飲、高糖、高油食物攝取,避免血糖波動與荷爾蒙失調。此外,保持飲食規律、避免過度節食,也是維護經期健康的基本原則。
她也強調,調整生活習慣雖有助於舒緩經痛,但若經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懷疑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疾病,仍須由專業醫師進行完整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