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認是女生!國小男童「無懼旁人目光」 有愛助癌友蓄髮3年

罹患癌症,除了擔心復發、轉移,多數癌友最害怕「掉髮」,有些人甚至拖到晚期都沒有接受治療,原因竟是害怕掉髮副作用。雖然化療引起的落髮是可逆的,但癌友自覺很醜,自卑、焦慮甚至影響社交。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募髮行動第20年,希望「用頭髮傳遞希望」,捐贈髮束與資金做成假髮。
一對國小男童留長髮3年,不為外界嘲笑,勇敢說出:我是要幫助別人。弟弟祐齊就讀小一時弄傷了頭,因為需要照料額頭的傷口開始蓄髮,原本有點排斥,後來媽媽引導留長髮可以幫助別人,開始努力「保養髮絲」,每天整理儀容,包括無畏外界眼光的心理建設。
哥哥祐任也加入留長髮的行列,會主動向別人介紹:我們是男生,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很多人。兄弟倆留了頭髮3年,忍受夏天的炎熱,還得面對別人的恥笑,但過程中也學習扛住壓力。適逢「首望相助」邁入第20周年,今天兄弟倆剪去一頭長髮後,媽媽表示,任務終於圓滿完成。
9歲的林小妹,只有出生滿月剃胎毛,迄今都沒有剪過頭髮,因為她夢想當長髮公主,非常寶貝秀髮。曾經,林小妹4歲的時候,聽聞頭髮可以捐給有需要的人,萌生捐髮念頭,但真正下定決心是因為去年媽媽確診乳癌二期。看著因治療而掉髮改變外貌,希望捐給跟媽媽一樣有需要的病人,重拾自信。
林小妹的媽媽說,因化療戴上的自購假髮,不透氣也較為悶熱且厚重。到基金會的希望小站租借假髮,每一頂都是民眾捐髮製成的假髮,非常舒適,而且戴起來自然,她很感動女兒願意回饋社會,他們也懷著感恩的心,將恩賜用來幫助他人。
癌症希望基金會發起的公益捐髮計畫,今年邁入20載,今天活動現場共有100位捐髮者,其中近7成為首次捐髮。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莊國偉表示,基金會自2006年號召民眾捐髮,截至目前已累計11萬7318人響應,並製作9792頂假髮。基金會免費提供癌友租借,以租用率、使用率計算,幫助近4萬名癌友重拾勇氣。
癌症希望基金會公共事務部專員張雅婷表示,假髮的製作除了需要不燙不染的健康髮束,每頂亦需要製作經費5000元;假髮全手工製作,經過好幾道手續,包括把頭髮一根根織進髮網,成本高但舒適度也高,每頂假髮使用年限約2至3年。基金會感謝民眾及企業的愛心,幫助更多病友,勇敢面對治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