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本周「血型+生肖」財運TOP5!第一名組合「主動出擊」:有大筆獎金入袋

三峽車禍3死12傷!檢認肇事翁具不確定殺人故意 死亡不起訴

台師大女足遭威脅抽血換學分!教部確認霸凌且違反人體研究法 對3方行政裁罰

綠竹筍怎麼煮更甜?國宴主廚揭關鍵「一味」:層次更升級

涼拌竹筍雖然爽口,但若處理不當,易產生苦澀。示意圖/ingimage
涼拌竹筍雖然爽口,但若處理不當,易產生苦澀。示意圖/ingimage

台灣每年6月至8月是綠竹筍盛產期,近期價格下滑,本週批發價來到每台斤79.9元,較5月初上市時明顯回落,讓不少家庭主婦直呼「終於可以放心買」。不過,想煮出鮮甜又無苦味的綠竹筍,有一關鍵配料常被忽略——辣椒

不少民眾熟悉的綠竹筍煮法,是冷水下鍋、加入白米一同燉煮,藉由米中的澱粉釋放來提升筍子的甜味。國宴主廚溫國智指出,這個作法雖然常見,但若想進一步提鮮,「加辣椒」是餐廳級料理中常用的小技巧。

溫國智在社群平台上分享,「白米釋放的澱粉確實能讓竹筍更甘甜,但若能再加入一小段辣椒,能進一步提升筍子的甜度與層次感,味道會更立體」,不過他也強調,辣椒僅需少量,不可過多,以免掩蓋筍子的原始鮮味。若無新鮮辣椒,也可改用乾辣椒替代,效果同樣明顯。

涼拌竹筍雖然爽口,但若處理不當,常會帶有苦澀。溫國智建議,在筍子煮熟後,應先將筍頂偏黃的部分切除,接著對剖竹筍並移除中間白色的「竹膜」組織,這是苦味的主要來源。此外,農業單位指出,竹筍若在田間破土後曝曬陽光,尖端易轉綠、產生苦味物質「紫杉氰醣苷」,建議民眾購買時避開尖端已變綠者,以降低苦味風險。

農業部過去曾在食農教育平台分享綠竹筍挑選四字訣:「白、彎、短、肥」。筍體應潔白水嫩、彎曲如牛角、矮小柔嫩、基部肥厚,這類筍子通常品質佳、苦味低,適合用於涼拌或熱炒等料理。隨著綠竹筍進入產季高峰,專家也提醒,從市場買回後應盡快煮熟並連水冷藏保存,風味最佳。

@wenchef88

綠竹筍怎麼煮才會甜❓餐廳做法教給你❗️綠竹筍 竹筍 小知識 料理日常 美食推薦 國宴主廚溫國智

♬ 原聲 - 溫國智主廚 - 溫國智主廚

辣椒 國宴

延伸閱讀

怕變胖就不吃澱粉?減重醫釋疑:這時間吃「長肌肉不長肥肉」

新北石門綠竹筍開挖 筍肉嫩涼拌煮湯都好吃

綠竹筍別挑綠色的,「這種顏色」才清甜!挑錯沒關係,專家教竹筍如何去苦味

煮竹筍排骨湯怕有苦味 行家教撇步「加1物」:逼出甘甜味

相關新聞

睡太少、太多都不行! 研究顯示:每天睡7至8小時 罹糖尿病風險最低


睡眠不僅影響精神狀態,更與慢性病風險息息相關。根據「Diabetes Care」期刊一篇涵蓋逾48萬人、長達16年追蹤的研究顯示,每日睡眠時間若少於7小時或超過8小時,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都會顯著上升,其中「7至8小時」為最理想睡眠區間。

常見「1蔬菜」鈣含量大勝牛奶 營養師推:補鈣還可控制熱量


每日中餐選擇便當是不少上班族的習慣,雖然菜肉均衡,但根據調查,台灣民眾的鈣質攝取普遍不足。營養師提醒,其實常見的便當配菜「小松菜」含鈣量高,且吸收率優異,是補鈣的好選擇,特別適合素食者或需加強骨骼健康的族群。

失智人口翻倍成長 專家建議:從「生活型態六招」保護大腦健康

失智症已成為全球高齡社會的重大挑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50年,全球失智人口將從目前的5500萬人上升至1.3億人,醫療與照護成本預期增加三倍。專家指出,面對這場「記憶風暴」,除了藥物治療與早期診斷,從日常生活出發建立健康習慣,也是預防與延緩失智的關鍵。

1蔬菜維生素、纖維多還可抗癌 醫師讚:男性的壯陽菜

南韓超紅貝果你吃過了嗎?醫師呂謹亨分享,最近經由患者介紹,得知一家很紅的貝果店,因此請妻子買了一大袋和診所同仁分享。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口味正是南韓超夯的「韭菜洋蔥乳酪貝果」,呂謹亨大讚「濃濃的乳酪醬,完美的融合了重口味的韭菜和洋蔥,又保有爽脆口感」,更重要的是「韭菜」是非常健康的食物,甚至又稱「起陽草」、「壯陽菜」。

綠竹筍怎麼煮更甜?國宴主廚揭關鍵「一味」:層次更升級

台灣每年6月至8月是綠竹筍盛產期,近期價格下滑,本週批發價來到每台斤79.9元,較5月初上市時明顯回落,讓不少家庭主婦直呼「終於可以放心買」。不過,想煮出鮮甜又無苦味的綠竹筍,有一關鍵配料常被忽略——辣椒。

消費者注意!無印良品官方回收這型號風扇 退款期限曝光

愛用無印良品的消費者注意了!品牌近日宣布,旗下熱銷的「空氣循環風扇/擺頭型/大」部分商品出現使用異常情況,經檢查後確認為製程問題,決定啟動預防性全面回收,民眾若持有指定型號,可退回2,590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