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牙恐增失智風險? 醫曝維持「4習慣」可作為護腦關鍵

缺牙和牙周病可能增加失智風險。示意圖/ingimage
缺牙和牙周病可能增加失智風險。示意圖/ingimage

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症@@@防治成為健康政策重點。醫師提醒,除了年齡、基因與慢性病等既有風險因素,牙齒數量與失智風險的關聯也不容忽視,缺牙不只影響飲食,更可能加速大腦退化。

研究顯示,牙齒愈少的長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相對較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任周怡江指出,缺牙會降低咀嚼能力,不僅影響營養攝取與吸收,也可能讓長者減少社交互動,導致憂鬱、孤立,進一步影響認知功能。

「咀嚼能促進腦部血流,刺激海馬迴與前額葉運作,這些區域與記憶、學習密切相關。」周怡江說,長期咀嚼不足,會讓大腦刺激減少,對認知功能造成影響。

她指出,牙周病是造成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屬於慢性發炎疾病,不僅損害牙周組織,也會提高身體整體發炎指數,進而影響腦部健康。糖尿病與吸菸等習慣,也與牙齒脫落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周怡江建議,從日常生活做好口腔保健,是延緩失智的基礎:

1.落實清潔:三餐後與睡前刷牙,搭配牙線,預防牙菌斑與牙周病。

2.定期檢查與洗牙:每半年檢查一次,65歲以上長者可使用健保補助,每三個月接受一次洗牙,並依需要塗氟。

3.及早治療牙周病:出現牙齦出血、腫脹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治療,避免惡化造成牙齒鬆動。

4.修復缺牙、恢復咀嚼:已有脫牙者應配戴假牙或進行修復,以維持基本咀嚼功能。

周怡江強調,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密不可分,保護牙齒不只是預防牙病,也可能是守護大腦、延緩失智的重要一環。

牙齒 牙醫 牙周病 失智症 失智

延伸閱讀

吃藍莓防失智!藍莓一買回家就洗容易發霉 專家教正確處理延長保鮮期

30年腎復健名醫:認真刷牙不只護口腔 還能有效預防慢性腎臟病

牙周病不是老化惹的禍!日醫師曝1生活習慣才是真正關鍵

年紀大一定得牙周病而掉牙是誤解!哈佛醫曝預防2關鍵:不推軟毛牙刷

相關新聞

信義區Dream Plaza開幕第一天就跳電!民眾淡定摸黑買麵包

近期新百貨、商場開幕,突發停電狀況似乎已變成了日常。Dream Plaza今天開幕第一天就發生停電狀況,用餐時間B2美食...

大罷免運量增加...台鐵即日起到27日 加開列車

台鐵公司因應旅運需求增加,於114年7月25日(星期五)至7月27日(星期日)再加開普悠瑪自強號及EMU3000型自強號...

輕症不去假日輕急症中心 反而直奔急診 新制上路部分負擔擬加計

為減緩急診壅塞,健保署陸續推出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在宅急症等措施分流人潮,日前再拋出「假日輕急症中心」構想,希望緩解假日...

3颱同框 范斯高、竹節草減弱中 柯羅莎對日本影響曝

目前太平洋地區有3個颱風,包括范斯高、竹節草、柯羅莎,都是輕颱。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3颱同框,其中,...

范斯高、竹節草有藤原效應 吳德榮:今明雙颱環伺 下周中南部多雨

范斯高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台中以北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橘世代/【破解更年期‧醫療篇】更年期顧健康 醫師教戰

「成年女性身體改變有兩個重要時期——懷孕及更年期。不是每個女性都有懷孕經驗,但只要活得夠久,都會遇到更年期。」台灣更年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