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早轉晴了...台南市撿到「颱風假」?黃偉哲:仍不能輕忽

1天5餐才抗老?日專家揭「長壽」黃金飲食法則 吃對點心更健康

北捷文湖線異常!列車動彈不得 南港展覽館塞爆

AI虛擬歌手將出道 揭台灣新頁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訓練的AI虛擬歌手組合「洄佳與花瀾」,是台灣首個AI二重唱。記者陳宛茜/攝影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訓練的AI虛擬歌手組合「洄佳與花瀾」,是台灣首個AI二重唱。記者陳宛茜/攝影

八月初,四位花蓮歌手迴佳、花瀾、基姜、陳廷恩,將在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舉辦專輯發表會。四位歌手中有兩位是AI、兩位是人類,現場發表首張人與AI共創專輯「東Care」,包含九首「人+AI」共創歌曲,這些歌曲版權究竟該屬於誰?

生成式AI的崛起對音樂創作帶來衝擊。英國政府正考慮修改法律,允許AI開發人員使用網路上創作者的內容來幫助開發他們的模型,除非創作者主動通知退出。披頭四歌手保羅麥卡尼帶頭發聲反對,認為此舉將造成「AI剝削創作者」。但在二○二三年,披頭四才使用AI抽取約翰藍儂生前錄音中的歌聲,和其他在世歌手合成一張「披頭四最後的專輯」,叫好叫座,贏得兩座葛萊美獎。

而音樂平台Spotify近期則出現一個迷幻搖滾民謠樂團The Velvet Sundown,聽眾突破五十萬人次,因歌手和樂手從未公開「露面」、僅在網路社群發文,遭質疑是人工智慧樂團。

「AI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發展的是負責任人工智慧(Responsible AI)。」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說,負責任人工智慧是一種在安全、可靠且道德的方式下,開發、評估及部署AI系統的方法。他從二○一七年開始推動「負責任人工智慧」,台灣可說是走在世界前端。

今年初,杜奕瑾帶著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進駐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嘗試各種「負責任AI」的音樂開發。他跟李建復、林強等音樂人取得授權,其歌曲若被AI使用、可獲得合理分潤;而歌手也可以使用生成式AI打造千變萬化的MV。而新世代歌手則跟AI合作共創歌曲,創作完還可以直接在基地現場表演。

八月初,即將發表的首張人與AI共創專輯「東Care」,也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訓練的AI虛擬歌手組合「洄佳與花瀾」正式出道之作,迴佳、花瀾的催生者,正是杜奕瑾。

杜奕瑾表示,國際間已形成共識,如果全部是生成式AI完成的創作便不具著作權。但若是人類與AI合作的樂曲,人類注入自己的創作元素,因為有人的意志在裡頭,版權屬於人類。他認為,台灣流行音樂曾是華文世界的龍頭,AI可讓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繼續發光發熱。

音樂 金曲獎 人工智慧 AI

延伸閱讀

古代文獻有缺失? AI數據可填補損壞文字

林右昌罷免傅崐萁失敗下台?綠營:罷免非民進黨主導

林右昌10度攻花蓮後請辭 藍營:下台不是終點、賴清德要大反省

超童趣的「花蓮親子民宿」都在這!溜滑梯、卡通主題房型一次看~

相關新聞

北捷文湖線異常列車動彈不得 南港展覽館塞爆

台北捷運文湖線大直站往動物園站方向一部列車異常警訊。北捷表示,目前處理中。

大雨下到何時?吳德榮揭此時天氣恢復晴朗炎熱

大雨一直下,中南部要防致災雨。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htt...

12綠植盆栽大PK!最強空氣淨化 研究證實:僅「它」能增加負離子

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博士朱恬儀研究發現,家中綠植盆栽其實是天然空氣淨化機,常見的粗肋草、黃金葛等12種觀葉植物,僅「山蘇」能...

台灣首對AI男女二重唱即將正式出道 杜奕瑾:AI並不可怕

八月初,四位花蓮歌手迴佳、花瀾、基姜、陳廷恩,將在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舉辦專輯發表會。四位歌手中有兩位是AI、兩位是...

1天5餐才抗老?日專家揭「長壽」黃金飲食法則 吃對點心更健康

根據日媒「kaigo-postseven」報導,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自然會出現老化現象,但透過正確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延緩老化、延長健康壽命。專家指出,食物會直接影響細胞健康,因此每一口吃進去的食物,都可能成為「老化與否」的分水嶺。

保冷劑別丟!日自衛隊分享「一物三用」改造術 瞬變驅蟲法寶

夏季時常會囤積不少保冷劑,尤其外帶食品、甜點或生鮮配送時經常附上,但用完就丟總覺得可惜。根據日媒「HUFFPOST」報導,日本自衛隊東京地區協力總部日前在社群平台X上分享一則居家小妙招,只需簡單的幾個步驟,保冷劑立刻搖身一變,成為實用的消臭或芳香小物,至今已有2.2萬人次觀看,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