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2業者過關 民團錯愕:拿民眾當祭品

歷經兩年多審查,國健署昨宣布二家業者、十四品項加熱菸品「有條件」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消費者有望半年後於菸品通路購買加熱菸。董氏基金會對此感到錯愕,批評兩周前沒有任何新進度,短時間內竟大翻轉,一次通過兩大跨國菸商十四項加熱菸產品,將民眾當成祭品。
立法院於二○二三年三月修法通過「菸害防制法」,禁止電子煙、有條件開放「加熱菸」,只要事前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就可上市販售。第一家業者於二○二三年六月底送審,期間來回補件,國健署挨批審查「加熱菸」過程冗長,讓不少業者打了退堂鼓。國健署強調,並非審查太嚴格,而是業者資料準備不足。
國健署昨天中午宣布「有條件」通過二家「加熱菸」業者(菲利普莫里斯、傑太日菸)、十四個品項審查,條件包括,業者必須每年委託第三方機構針對孕婦及未滿二十歲者進行監測、必須提出嚴防未滿二十歲青少年的販售管理機制等。加熱菸正式開賣後,參考韓國、香港等地經驗,推估每年菸稅及菸捐收入新增金額上看台幣卅億元。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加熱菸審查歷經兩屆委員會,第一屆結束後,由第二屆委員續審,秉持科學跟專業,審查委員建議提供二家加熱菸業者「有條件通過核定函」。至於加熱菸何時上市?端視業者「什麼時候送來資料」,必須符合所有規範才能上市。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為了審查加熱菸,聘請毒理學、臨床藥理、成癮、公共衛生等領域專家組成審查會,審視逐一品項申請案。委員會依照「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給予有條件通過,未來加熱菸產品上市將加強嚴格管理。
羅素英說,昨天已將文寄給兩家菸商,也收到業者來電詢問。業者表示,評估相關上市規畫方案,推算約需半年,加熱菸就能在台上市。
吳昭軍強調,所有指定菸品及使用指定菸品時必要的組合元件,須經審查核定通過後,始得製造、輸入、販售。而產品上市後,仍要自主監測並接受第三方單位監測。加熱菸上市後,國健署一定嚴格管理,而業者必須定期提交上市後監視及管控機制報告。
雖然國健署力守原則,但董氏基金會對於昨天突如其來的公告,感到氣憤。
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說,國健署七月中旬才對外回應,仍有八個品項在審查中,因業者資料不齊,需要補件,怎會不到半個月就通過審查。此外,署長吳昭軍應在二○二六年一月三十一日屆齡退休,但上周突然人事異動,即將卸任,令人不免質疑,政府趕新舊署長交接之際,送菸商一分大禮。
「退休就不用究責了嗎?還是可以扛下所有責任?」林清麗說,這是非常離譜的事情,衛福部完全沒格調,向菸商低頭到「有條件通過」,且未公告禁止加味菸,僅預告將禁廿七種特定添加物。她強烈要求,通過審查的加熱菸不可以「通過健康風險評估」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