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為何不預警性封路?南橫公路路基流失釀事故 公路局曝4階段SOP

台20線南橫公路桃源路段昨晚因大雨造成路基流失,有路過車輛連人帶車摔下斷開的路面,外界質疑為何無預警性封閉,交通部公路局表示,過去會依照4階段SOP來評估道路是否需預警性封閉,而台20線南橫公路桃源路並非高風險路段,並指出2路段近年只要在應變期間都有執行預警作業。
交通部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該事故路段過去從未發生過路基流失狀況,屬於安全路段,但今清晨桃源24小時累積雨量最高達1037毫米,「直逼莫拉克颱風單日降雨量記錄」,才導致路基缺口情況。
公路防災中心副執行秘書李佳輯說,南橫公路各路段防災預警標準不同,但會依照4階段SOP來評斷是否要列為預警性封閉路段。
第一、非汛期會利用工程手段改善山區公路脆弱點,來提高抗災力,若抗災力不夠就會盤點哪些事脆弱路段、脆弱狀況,高風險路段變成監控路段。
第二、依照氣象、降雨情況,評估道路達到高風險路段是否達到高風險需要封閉的情況,在強風強雨的前2天預報,會先部署包含機具、人力,或提醒高風險區域民眾告知最新路況資訊。
第三、強風強雨前一天,在風雨最強的時間前,就會利用多元管道,讓在地民眾或旅客遠離風險路段。
第四、風雨三級燈號管制時,就會利用降雨強度去判斷,哪些路段是高風險,就會依序去警戒及預警性管制。
至於南橫公路哪些路段屬於高風險?李佳輯指出,台20線勤和至復興路段、梅山口至向陽路段等,都屬於高風險路段,是近年只要在應變期間都有執行預警作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