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蟬連我國10大死因首位43年 國際專家建議可從2方向防治

國際抗癌聯盟(UICC)執行長卡萊・亞當斯(Cary Adams,右四)提到,我國癌症防治,若有可進步之處,可把握2大方向,未來應設法讓更多民眾接受癌症篩檢,讓這項良性循環持續推動,同時應強化早期治療。記者林琮恩/攝影
國際抗癌聯盟(UICC)執行長卡萊・亞當斯(Cary Adams,右四)提到,我國癌症防治,若有可進步之處,可把握2大方向,未來應設法讓更多民眾接受癌症篩檢,讓這項良性循環持續推動,同時應強化早期治療。記者林琮恩/攝影

政府推動癌症篩檢、國家級防癌政策等,降低癌症發生率、提升5年存活率,不過,癌治蟬聯我國10大死因首位43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執行長卡萊・亞當斯(Cary Adams)時隔12年,今天再度訪台,他提到,台灣「國家級癌症防治計畫」值得國際借鏡,不過,若有可進步之處,可把握2大方向,未來應設法讓更多民眾接受癌症篩檢,讓這項良性循環持續推動,同時應強化早期治療。

根據UICC統計資料,全球癌症負擔持續攀升,癌症已成為公共衛生與國家治理重大挑戰,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數高達2千萬例,死亡人數達9百萬例,估計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將增加至3500萬例。亞當斯表示,導致全球癌症病人增加原因,包括人類壽命延長、人口老化、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空氣汙染等各項因素。

UICC七月份提出「2025至2028年癌症防治願景」。亞當斯表示,UICC使命為團結並支持全球癌症社群、減輕癌症負擔、推動公平性,每年4月會檢視並更新長期策略目標,最新出爐的6大長期策略,分別為:以會員為核心、增進癌症照護可近性、強化癌症醫療體系、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照護、聚焦女性癌症,及提高肺癌關注度。

衛福部主任秘書劉玉娟表示,賴清德總統是醫師,關注癌症防治,也成立健康台灣委員會,訂出203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3分之1目標,衛福部國健署推動癌症防治,2009年癌症5年存活率為49%,2022年已拉高至63%,可見早期篩檢的癌症防治工作,已出現成效。我國2016年起加入UICC,但透過國際經驗交流,提供癌友更優質的照顧品質。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莊國偉說,本次邀請亞當斯來台,除希望UICC更了解台灣政府與民間對癌症防治的努力與進步,也期待國際防癌策略,可提供台灣更多啟發;台灣民間團體,長期透過病友支持、衛教推廣及跨界合作不足醫療資源缺口,實踐以人為本的照護精神,期盼未來與UICC在亞太地區政策、病友賦能及教育宣導上有更多長期合作。

國健署呼籲,符合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切勿因忙碌而錯失早期發現的黃金時機。此外,民眾更應主動關心周遭的家人與朋友的健康狀況,鼓勵親友參與篩檢與健康促進活動,也能擴大防癌的力量,盼透過本次與UICC交流,不僅吸收民間團體與國際社會對於癌友照護之重點,並於討論過程中讓國際團體亦能瞭解我國癌症防治之努力與成效。

衛福部 癌症 死亡率

延伸閱讀

邱泰源監交⋯國健署長沈靜芬今上任 未接見場外反加熱菸團體

影/拒菸團體國健署抗議 籲新任署長撤銷加味加熱菸

紐約大樓槍擊案釀4死 犯嫌疑因腦病變不滿NFL

川普提名「挺以右翼網紅」任馬國大使 馬來西亞朝野痛批:侮辱

相關新聞

楊柳颱風是否登陸關鍵在它 氣象署:若偏南、離台灣不遠 不排除發警報

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今天凌晨2時生成。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整體預測路徑大致上往西移動,目前預...

楊柳颱風不排除侵台? 1張圖看各模式預測路徑 賈新興指這2天是關鍵

原位於關島北北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14號,已於今天凌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為編號第11號的楊柳颱風。台灣整合防災工...

今年首例中國大陸移入屈公病 台中40多歲女赴廣東返台確診

中國大陸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疾管署今公布天我國今年首例自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的屈公病病例,個案為中部4旬女子,7月至廣東省...

號誌故障台鐵大誤點!多班自強號誤點3到2.5小時 民眾抱怨連連

台鐵今天屏東西勢站、潮州站等號誌設備故障,導致列車大誤點,北上176車次自強號到彰化縣員林站與彰化站等均誤點3小時,北上...

減重網紅名醫爆爭議手術釀2命 醫懲會最重恐吊照

高雄王姓網紅減重醫師,今遭爆10天連奪2命,他所任職的小港安泰醫院已令禁止暫停該院所有手術,直至醫療爭議釐清為止,目前僅...

醫警告「晚餐3行為恐讓胃癌風險增7.4倍」 別超過晚上8點才吃

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三餐常常外食且時間不固定,長久下來容易出毛病。三總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宣位就警告,晚餐如果超過8點才吃,吃完又很快去睡覺,罹患胃癌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7.4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