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罹血癌 營養師曝多補充「6營養素」:為造血系統穿上防護衣

知名藝人沈玉琳近日被診斷罹患血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血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與免疫系統及造血細胞突變密切相關。營養師王證瑋指出,現代人長期承受壓力、熬夜、飲食精緻化,加上接觸環境毒素,容易讓身體陷入慢性發炎與氧化壓力狀態,進而增加血液系統疾病風險。他說雖然飲食無法百分之百預防血癌,但攝取正確營養素,有助提升細胞修復力、維持免疫平衡,降低突變的可能。
王證瑋在臉書專頁「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分享了「6大營養素守護血液健康」的建議:
1.葉酸:造血系統的核心營養素,參與紅血球與白血球生成,也是DNA合成與修復的重要角色。缺乏葉酸易造成貧血、免疫力下降。深綠色蔬菜、豆類、酪梨與全穀類都是良好來源。
2.維生素B12:
與葉酸共同參與造血過程,維持紅血球生成及神經功能,缺乏會導致貧血,增加細胞異常風險。主要來源為肉、魚、蛋與乳製品,素食者應考慮補充B12保健品。
3.維生素C:
具強大抗氧化能力,能促進鐵吸收並協助白血球對抗病原,提升免疫力。芭樂、奇異果、青椒與柑橘類水果均富含維生素C。
4.硒與鋅:
這兩種微量元素在抗氧化酵素運作、細胞訊號傳導、免疫活性中扮演要角,有助減少慢性發炎與基因突變。海鮮、南瓜籽、巴西堅果及全穀類都是良好攝取來源。
5.麩醯胺酸:
是免疫與造血細胞的重要能量來源,幫助修復受損細胞、維持腸道屏障,減少毒素進入血液,間接守護血液健康。
6.褐藻醣膠:
能活化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協助清除早期突變細胞,對降低血液癌變風險具有輔助保護作用。
王證瑋提醒,若有血癌家族史、長期接觸化學物質或免疫功能較低的人,應定期健康檢查,並警覺長期不明疲倦、易感染或淋巴腫大等症狀。此外,已有血液疾病者應在醫師與營養師指導下補充營養,避免自行高劑量服用抗氧化劑,以免適得其反。
王證瑋強調,真正的健康防線在於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戒菸少酒、遠離有害環境。即便無法改變基因,也能透過生活習慣與營養管理,為造血系統「穿上防護衣」,讓免疫系統更穩固,降低癌細胞趁虛而入的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