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塑集團王文淵交棒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將出任總裁

饕客快看!「第一屆500甜」得獎名單出爐 首份台灣甜點指南

全球高鐵多虧損「僅台灣賺錢」⋯網揭關鍵!憂宜蘭、屏東站效益不佳

沈玉琳罹血癌 營養師曝多補充「6營養素」:為造血系統穿上防護衣

沈玉琳罹患血癌治療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沈玉琳罹患血癌治療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知名藝人沈玉琳近日被診斷罹患血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血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與免疫系統及造血細胞突變密切相關。營養師王證瑋指出,現代人長期承受壓力、熬夜、飲食精緻化,加上接觸環境毒素,容易讓身體陷入慢性發炎與氧化壓力狀態,進而增加血液系統疾病風險。他說雖然飲食無法百分之百預防血癌,但攝取正確營養素,有助提升細胞修復力、維持免疫平衡,降低突變的可能。

王證瑋在臉書專頁「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分享了「6大營養素守護血液健康」的建議:

1.葉酸:

造血系統的核心營養素,參與紅血球與白血球生成,也是DNA合成與修復的重要角色。缺乏葉酸易造成貧血、免疫力下降。深綠色蔬菜、豆類、酪梨與全穀類都是良好來源。

2.維生素B12:

與葉酸共同參與造血過程,維持紅血球生成及神經功能,缺乏會導致貧血,增加細胞異常風險。主要來源為肉、魚、蛋與乳製品,素食者應考慮補充B12保健品。

3.維生素C:

具強大抗氧化能力,能促進鐵吸收並協助白血球對抗病原,提升免疫力。芭樂、奇異果、青椒與柑橘類水果均富含維生素C。

4.硒與鋅:

這兩種微量元素在抗氧化酵素運作、細胞訊號傳導、免疫活性中扮演要角,有助減少慢性發炎與基因突變。海鮮、南瓜籽、巴西堅果及全穀類都是良好攝取來源。

5.麩醯胺酸:

是免疫與造血細胞的重要能量來源,幫助修復受損細胞、維持腸道屏障,減少毒素進入血液,間接守護血液健康。

6.褐藻醣膠:

能活化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協助清除早期突變細胞,對降低血液癌變風險具有輔助保護作用。

王證瑋提醒,若有血癌家族史、長期接觸化學物質或免疫功能較低的人,應定期健康檢查,並警覺長期不明疲倦、易感染或淋巴腫大等症狀。此外,已有血液疾病者應在醫師與營養師指導下補充營養,避免自行高劑量服用抗氧化劑,以免適得其反。

王證瑋強調,真正的健康防線在於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戒菸少酒、遠離有害環境。即便無法改變基因,也能透過生活習慣與營養管理,為造血系統「穿上防護衣」,讓免疫系統更穩固,降低癌細胞趁虛而入的機會。

血癌 營養師 沈玉琳

延伸閱讀

沈玉琳血癌震驚演藝圈!楊月娥揭「抗癌4關鍵」示警:親友少探病

沈玉琳罹血癌「非一夕間冒出」 醫分享:日常保命6招

恩師沈玉琳血癌!陳宥心想捐骨髓「被判出局」:我淚奔了

沈玉琳罹血癌/化療超花錢!有人半年花250萬、他靠6個防癌險撐三年

相關新聞

影/類鼻疽藏汙水土壤 高雄男飲山泉水感染送醫不治

類鼻疽桿菌潛伏在土壤與水中,颱風、豪雨過後更易暴露,稍有不慎就可能奪命。高雄市衛生局證實,今年全市累計30例類鼻疽確診,...

「蘿蔔腿才是好腿」 醫讚:肌肉結實是健康關鍵、手術恢復力強

許多女性擔心自己有「蘿蔔腿」,覺得不夠修長不好看,甚至感到自卑。但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侯鎮邦醫師卻指出,「蘿蔔腿才是好腿」,因為它代表小腿肌肉結實,對健康、手術及老年生活都有極大益處。在他的眼中,結實的小腿不只是外觀,更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天氣好熱!千萬別亂用止汗劑 食藥署提醒:當心中暑

台灣的夏天天氣濕熱難耐,流不完的汗總讓人感到不適,更恐怖的就是流汗後留下的臭味。為此,食藥署在臉書社團「TFDA化粧品安全使用」提醒大家,制臭劑和止汗劑產品基本上是不同的,止汗劑多半藉由鋁鹽膠狀物質阻塞汗管,以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制臭劑則多為香精、香料,以降低異味為主「不具有止汗功能」。

母產後憂鬱症猛搖3月大男嬰致重傷 部桃醫:發育還不全結構弱

桃園李姓男童2022年9月只有3個月大時,因吐奶全身癱軟送醫急救,醫生發現男童的腦內、視網膜出血嚴重,全身有骨折新舊傷痕...

氣候多變!彰化福興鵪鶉場爆H5N1禽流感 撲殺逾6.9萬隻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今年8月11日接獲福興鄉一處鵪鶉場通報,場內鵪鶉出現異常死亡情形。動防所立即派員實施移動管制,並採樣送農...

怕再也見不到老婆!28歲男熬夜打電玩胸痛搏命騎單車10分鐘求生

28歲謝男抽菸超過10年,習慣晚睡,平日久坐少運動,近期因胸悶減少抽菸、運動但仍未改善,突然某晚他在家熬夜玩線上遊戲,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