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台南登革熱病媒蚊升高 專家示警:9月恐成南台灣最危險時刻

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左)於今年7月18日曾南下台南市佳里區,視察登革熱防治工作情形。圖/疾病管制署提供
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左)於今年7月18日曾南下台南市佳里區,視察登革熱防治工作情形。圖/疾病管制署提供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引爆傳染病威脅。台灣近期遭丹娜絲、楊柳颱風侵襲,造成南部及台東淹水等嚴重災情,南部更引發類鼻疽疫情。中國大陸廣東省恐也受全球暖化影響,造成病媒蚊活動增加,爆發屈公病疫情。國內感染症專家表示,台灣不需擔心屈公病,但須嚴防登革熱,若台南、高雄不做好防疫,預估9月左右會出現一波疫情,將會是「最危險的時刻」,若疫情嚴峻,不排除重演2015年台南爆發大規模傳染。

依當時監察院發布新聞稿指出,2015年台南登革熱疫情長達6個月失控,造成2萬2760例登革熱病例,112人死亡,疫情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是台南市歷年之最,當時擔任台南市市長的現任總統賴清德,及當時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及衛生局長林聖哲等人,遭到監察院糾正,認為應在督導防疫人員執行相關措施上,應予深切檢討。

「氣候變遷確實可能引發傳染病疫情,台灣最需擔心的就是登革熱。」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登革熱病毒於南部是透過埃及斑紋傳染,北部為白線斑蚊,當病媒蚊帶有病毒時,其繁衍的下一代同樣會帶有病毒,而從病媒蚊產卵、孵化到成蚊約需一個月,特別是近期豪大雨災情,導致南部積水嚴重,若沒有好好清消積水容器,預估9月左右會有一波登革熱疫情。

依台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誘卵桶監測統計,今年第31周(7月27日至8月2日)平均陽性率36.68%,比去年同期20.39%,高出許多,當中以仁德區、安南區、安平區及中西區蚊媒指數較高,共有121個里陽性率超過40%。黃高彬說,衛福部疾管署及南部縣市應加強病媒蚊的監測,當發現病媒蚊指數偏高時,一定要加強防制,呼籲民眾快速將積水容器清除乾淨,並做好防蚊措施。

今年受颱風帶來的豪大雨影響,國內類鼻疽疫情也創下同期第三高,今年累計共40例,其中18例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造成3人死亡。黃高彬說,颱風豪大雨將存在土壤深層的類鼻疽病毒翻滾於地表,民眾可能接觸或吸入造成感染,如是接觸感染可能會造成皮膚潰瘍、淋巴結腫脹等症狀,若是吸入感染則容易引起肺炎。

黃高彬提醒,民眾在清理家園時,病毒可能會存在汙水、汙泥,甚至會散播在空氣中,提醒一定要穿雨靴、戴手套且戴上口罩,避免接觸或吸入類類鼻疽病毒。甚至,時隔4年疾管署上周公布一名南部70多歲女性感染罕見的「兔熱病」,但患者沒有接觸野兔、野鼠等,感染源尚待釐清,黃高彬懷疑有可能也是吸入性感染,務必提高警覺。

至於,中國大陸廣東省爆發屈公病疫情。黃高彬說,疾管署公布,國內目前有17例屈公病確診個案,但都是境外移入,未有本土個案,可見國內主要傳播病毒的埃及斑蚊、白線斑蚊沒有帶屈公病病毒,民眾不需擔心,疾管署已發佈國際旅遊警示,提醒要前往大陸廣東的國人多注意。

黃高彬呼籲,在登革熱等傳染病防治方面,疾管署、各縣市衛生局、專家學者應充分合作,擬定防疫政策,當出現傳染病疫情及時示警,確保民眾健康。

登革熱 病毒 疫情

延伸閱讀

香港衛生署:屈公病風險續增 或現本地局部傳播

彰化縣4村里列登革熱紅色警戒 芳苑鄉王功村更達7級

台南雨後嚴防登革熱 校園孳清演練延伸社區

廣西官方坦承屈公病媒蚊廣泛分布 個人感染風險續升

相關新聞

對號票擠不上車 高鐵自由座擬尖峰限量

台灣高鐵運量不斷創新高,乘車亂象也層出不窮,特殊節日更是慘,有民眾指出,父親節搭高鐵南下直達車,列車到站車廂走道及出入口...

交通部再破功 下修今年來台旅客至900萬人次

交通部日前公布一一三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不僅揭露疫後來台觀光客回升緩慢,數據更顯示首次訪台旅客比率大幅減少,連最基...

健康你我他/我是翩翩蝴蝶 樂於自我學習

人生進入退休階段,就像蝴蝶完成破繭的轉化,飛向屬於自己的天空。我就是那隻翩翩蝴蝶,舞過青春、飛越職場,如今在生活的花園中...

頭頸癌治療新時代 更趨精準、個人化

您聽過頭頸癌嗎?頭頸類癌症好發於口腔、鼻咽、咽喉等部位,不僅牽涉呼吸、咀嚼、吞嚥、語言等功能,治療複雜且具挑戰性,也會改...

健康主題館/肝基會31周年 許願沒有肝病的國度

肝基會成立滿31周年,過去台灣曾經每5名成人就有一位B肝帶原,1986年推動新生兒B肝疫苗注射後,台灣新一代年輕人B肝帶...

健康名人堂/與失智者同行 換一種方式愛他們

失智症是一種會影響認知功能、思考、人際互動和生活能力的疾病。很多人以為它只是「記憶變差」,但事實上,它更深層地挑戰我們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