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職津貼砸3億元 審計部批成效差

現在是畢業生求職期,勞動部為鼓勵初次尋職青年,提供就業諮詢輔導、尋職津貼、就業獎勵金,合計最多可領四點五萬元,但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指出,部分參與計畫的青年,拿了尋職津貼,卻未順利完成求職,或未穩定就業,顯然計畫成效有待提升,要求勞動部研謀改善。
據勞動部一一三年「十五至廿九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指出,百分之四十六點四的初次尋職青年,求職過程遭遇困難,以「不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工作」占百分之五十三點三最高,其次為「經歷不足」占百分之四十六。
探究青年失業原因,以初次尋職者最多,歷年均占整體失業青年的四成多,失業周數也較非初次尋職者長,初次尋職失業者平均失業周數廿一點四一周,等於待業超過五個月。
為此,勞動部自一一二年七月推動「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針對初次尋職且未在學、未就業連續九十天以上的青年,提供職涯諮詢、求職技巧訓練等服務,參與者每月可獲五千元尋職津貼,最高可領一萬五千元,順利就業達一定期間,還可再拿到最高三點五萬元的就業獎勵金。計畫推動至去年底,核發一萬九八一四人次尋職津貼、一萬二六○三人次就獎,總計核發了三億八百萬多元。
不過審計部表示,部分青年未於一定期限內完成就業諮詢及求職,或者有求職、也獲得尋職津貼,最後卻沒有穩定就業。以一一二年七至九月為例,總計二二六六人參與計畫,但最終就業達九十天、領到就業獎勵金者,僅剩七九四人,為參與計畫人數的三成五。
勞動力發展署就服組長黃巧婷解釋,該計畫目的是在青年初次尋職期間,提供就業準備資源、經濟支持,若萬一無法以這項計畫就業,後續也還能參加青年職得好評,獲得更深度就業協助。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認為,應細緻分析青年沒有把津貼、獎勵金領完的原因,最糟的狀況是,錢領到手了最後也沒有穩定就業,錢等於白花。建議應長期追蹤離開該計畫後的就業狀況。
不過他也提到,國內外用補貼的政策最後都不是太成功,產生的新增效果比率甚少超過三成。
▪️整理包/颱風假放不放?楊柳撲台來勢洶洶 13日停班課區域一覽
▪️楊柳颱風走到哪裡了?看颱風最新動態、即時路徑 5平台吸眾人緊盯報現況
▪️楊柳颱風眼清晰! 暴風圈今晨觸陸風雨加劇 最快中午前登陸台東/a>
▪️楊柳開眼 吳德榮:台東嚴防颱風眼附近「毀滅性強陣風」 登陸前達最強
▪️靠「黑潮進補」楊柳更兇悍 不只威脅東、南 台北強風將直逼停班課標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