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心情】林月鳳/停車暫借問

第一次開車離框,有肇事逃逸的感覺。鄰近小鎮突然裝起的停車計費樁,與我剛熟悉的、住家附近用悠遊卡「按X然後螢幕顯示應付扣款」的步驟大不同,看著樁上方形的QR Code,我打開手機,勉強找到掃描處,掃描後也不知要存取在哪?存好後如何付費?現金?悠遊卡?信用卡?一連串的問號,突然心慌起來,四下無人,唯一的路人甲是年紀很大、頸子掛了條毛巾的白髮歐吉桑;心想,問他無異是問道於盲,又想再僵持等下去會增加費用,於是採取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一路不安地看著後照鏡,看後頭有無追兵?回家告訴老伴,他說他也不會,結論是「以後少去那邊停車,要不等兒子回家幫我們處理好再說」,我繼續忐忑地等著罰單來催繳停車費,卻遲遲未果。
懷念年輕時騎摩托車的日子,市場邊的騎樓、店家的跟前,偶爾借個位,停車沒有任何困難。何況我的摩托車是輕型小綿羊,小巧玲瓏,只要有個縫隙,就篤定能離開很久,當下採買的情緒自是安穩和諧。後來開車,也只好以早起的優勢,趁著早市人少,開車停在鐵捲門未開的門前,打著閃燈,或向店家問候並暫借停一會兒,然後以最快速度購得蔬果熟食,若問價、討價併計,約莫二十分鐘搞定,再即刻神隱。
後來,我們鎮上的道路兩旁畫了很多白線框框的停車格,停車後會有一張紙夾在雨刷,隔段時間又有人來加價,一年多前,才改成有收費樁佇立的德政,方便我們按序、按格停車。而聳立在市場附近的高樓式立體機械停車場,因不方便進出與使用時間效率不合,漸漸變成蚊子館面臨拆除。可見主事者沙盤推演的政策,一落地就得被實際需求所檢視。
兒子回來幫我們兩老的車各別綁定了信用卡,從此進出停車場或路邊停車,真的是所向披靡,暢行無阻。大喜過望,便利得有點懷疑所擁有的幸福,隔天手機會收到所有細節費用的簡訊,歌頌讚嘆科技的便利之餘,再也不愁要「停車」「暫借」「問」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