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犯小錯無法可罰 民團籲建計點制讓「地雷保母」退場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點出疑慮,許多保母利用托育時間外出,讓小孩趴睡等「小違規」不斷累犯,讓孩童深陷危機,目前卻無法可罰。記者林琮恩/攝影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點出疑慮,許多保母利用托育時間外出,讓小孩趴睡等「小違規」不斷累犯,讓孩童深陷危機,目前卻無法可罰。記者林琮恩/攝影

保母違規新聞事件,讓許多家長不敢送托孩子,政府雖祭出居家托育人員(保母)消極資格限制,例如曾涉兒虐、性侵者將廢止登記證。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點出疑慮,許多保母利用托育時間外出,讓小孩趴睡等「小違規」不斷累犯,讓孩童深陷危機,目前卻無法可罰,呼籲政府建立違規計點制,避免家長把孩子交到此類地雷保母手中。

彭婉如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組長李庭欣表示,針對屢犯小錯的保母,目前無法可罰,居家托育中人員予以輔導後,只要限期改善,就能繼續從事托育工作,但就實務觀察,不少保母大錯不犯,卻是不斷犯小錯,難以透過每次抽查,有效排除風險行為,呼籲政府建立違規記點機制,違反規病者一次記1至3點不等,記滿6點時,公告保母身份並暫停收托,5年內暫停收托2次,就廢止登記證。

為避免孩童窒息過世,衛福部國健署宣導不該讓孩子趴睡,李庭欣表示,日前一位保母,被托育訪視人員發現讓孩子趴睡,並介入輔導,因現行法規缺乏規範,對方有恃無恐,竟稱「我不改你也不能拿我怎樣」,在小錯不罰的情況下,很難養成托育人員遵守法規照顧孩子的法尊意識。

李庭欣表示,保母最常犯的托育小錯,是在托育時間外出購物,把孩子獨留家中,或交給非照顧專業的其他家庭成員照顧,此外,也常有保母超收兒童,卻隱匿不報,地方政府居托中心訪視人員不定時抽查,才發現家中多出好幾位孩子,且此類違規事項容易交叉出現,讓托育品質堪憂,只要稍有閃失,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現行規範下,屢犯小錯的托育人員,在帳面上與嚴謹、專業的優良保母無異。李庭欣表示,家長選擇保母時,難以做出區隔,設置托育人員違規記點機制,公告違規次數多的保母,才能避免家長不慎與地雷保母合作,達到風險管理、品質管控效果,尤其居家托育收托以未滿2歲幼童為主,應在釀成災害前,設下風險管控的防火牆。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違規記點制度必須明確定義違規事項及所計的點數,若要全國性實施,必須邀集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共同研商,目前保母輔導訪視是由居托中心訪視員進行,改用計點制涉及公權力執行,由何種人員進行執法必須於法有據,且已送行政院的兒托專法已有不法行為相關規定,衛福部將持續與各界溝通,凝聚共識。

保母 托育

延伸閱讀

保母制度上路10年 托育團體籲設調薪及退場機制

民團質疑通學環境 南市:已爭取逾11億改善97校步道

民團指學區環境改善不及格 國土署:將推行人友善區

民團出罷免大富翁桌遊 邀網紅八炯、閩南狼屏東試玩

相關新聞

黃珊珊、林憶君沒投票 藍白60票反對否決選罷法覆議案

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案,行政院2月2日提出覆議,立法院今天上午記名表決覆議案,共計111位立委投票,有60票反對覆議案、51票贊成覆議案,民眾黨立委林憶君、黃珊珊沒投票。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原決議予以維持,確定覆議案不通過。

保母低薪缺退場機制 托盟籲調薪、建制度

「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保母調薪與退場機制要更完善!」托育政策催生聯盟1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除了幼兒園以外,保母相關機制也很久沒有改善,呼籲衛福部規定地方縣市政府調薪頻率與最低幅度,還有建立退場機制。民團代表李庭欣強調,保母應制定違規記點制度,減少虐兒等托育事故、增加家長將孩子給保母帶的信心。

屢被關心動向 管中閔親回應:不要再問了我還沒有退休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今天在臉書曬出夫妻在美國度假照片,他表示,短暫假期結束了,在藍天白雲中再輕鬆一下,回去後就要開始上課,「...

平鑫濤前妻林婉珍95歲辭世 反轉命運成瓊瑤筆下女畫家

資深水墨畫家林婉珍4日辭世,享壽95歲。她是平鑫濤前妻,因為瓊瑤的介入而結束婚姻,如今三人相繼辭世,為這段轟動一時的三角...

南韓校園命案 8歲女童放學後遭女老師持刀刺死

南韓校園近日傳出一起凶殺命案,一名年僅8歲的女童放學後遭到40歲女老師持刀殺害,女老師隨後疑似自殘,已被送醫治療,詳細案情仍有待調查釐清。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屢犯小錯無法可罰 民團籲建計點制讓「地雷保母」退場

保母違規新聞事件,讓許多家長不敢送托孩子,政府雖祭出居家托育人員(保母)消極資格限制,例如曾涉兒虐、性侵者將廢止登記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