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桃園傳槍響!男女不服攔查衝撞警車 警開8槍追捕慘掛彩

曾入選500盤!木村拓哉現身天母 造訪這家「牛肉麵店」店址曝光

行政院承諾提升社工薪資 今年頒發184位績優社工

行政院承諾提升社工薪資,改善勞動環境,提升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地位。記者廖靜清/攝影
行政院承諾提升社工薪資,改善勞動環境,提升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地位。記者廖靜清/攝影

4月2日是台灣社工日,衛福部今天舉辦「114年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典禮」,頒獎給全國184位優秀社工。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表示,感謝所有社工專業人員為社會安全網築起新希望,接住兒少、婦女、老人、身心障等族群,提供危機家庭的支持。

卓榮泰指出,社會工作人員是推動社會福利重要的一環,協助受傷的孩子、獨居長者、末期病人、弱勢家庭等,尤其是對高齡者的關懷。他強調,高齡化、少子化加劇,各種社會問題增加,社工是社會安全網第一線,兼具專業及使命,展現溫暖與專業,是不可取代的安定力量。

卓榮泰說,社工站在第一線,應對多元且複雜的挑戰,陪伴無數個人與家庭度過難關,重要性不言而喻。為留住人才及吸引新血加入,行政院自去年起,補助民間單位社工人員薪資起薪調高8.16%,已連續二年調升薪資,並改善勞動環境,提升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地位。

衛福部部長邱部長指出,除了保障社工薪資,另強化薪資調整及職涯發展規畫,確保社工人員獲得合理待遇。此外,協調考選部檢討改善社工師考試制度,鼓勵更多擁豐富實務經驗之社工人員考取證照,強化專業認證制度。

今年共184位社工與督導獲獎,包含特殊貢獻獎一人、資深敬業獎(服務20年以上)63人、績優社工督導獎27人,以及績優社工獎93人。獲頒特殊貢獻獎的台大社會工作學系名譽教授林萬億表示,因出身佃農,家庭收入微薄,自幼念書都是父母親跟親友借錢,連上學的交通費用也拮据窘迫。

林萬億說,考上社會工作學系後,覺得社工可以幫助弱勢的個案;後來至美國學習最新的社會工作制度,當時正值台灣社會工作重要發展期,有幸參與推動社會安全網,草擬社會工作師法。而「小燈泡」事件後,他認為,應建構完善社工體系,防止憾事再發生。

林萬億聚焦近幾年的長照服務、社會安全網等重大社會福利政策,持續提出社工教育發展趨勢的具體建議。各界肯定他在長照、社工領域的貢獻,奠定台灣社福體系的基礎,卓榮泰更打趣表示,林萬億看起來就是一個社工人員,獲頒「特殊貢獻獎」實至名歸。

衛福部今天舉辦「114年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典禮」,頒獎給全國184位優秀社工。記者廖靜清/攝影
衛福部今天舉辦「114年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典禮」,頒獎給全國184位優秀社工。記者廖靜清/攝影

社工 薪資

延伸閱讀

翁曉玲索資卓揆要先把關 黃國昌酸:自家權貴卻不敢動

台積電高雄二奈米廠擴產典禮 卓榮泰:永遠是台灣的國家隊

翁曉玲索資料要卓榮泰同意 黃國昌酸「遮醜」:為逃避監督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並質疑蘇巧慧「裝傻」

相關新聞

柯文哲腰痛每天8顆止痛藥 蘇一峰再猜:北所會做這件事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血尿、疼痛、嘔吐等狀況,上周六深夜由北所戒護送醫,但未達留院標準,不到兩小時便又返回看守所。胸腔內科醫...

紐時邀稿 龍應台:不確保和平 就不會有民主

紐約時報論壇版一日刊登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的邀稿專文,題為「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

台鐵鳴日號花蓮入庫竟脫軌翻車 事故原因調查中

台鐵花蓮機務段今中午驚傳鳴日號列車出軌,台鐵公司表示,中午12時16分接獲花蓮機務段通報,一列6036次空車入庫時,在庫內油庫線機車車輛脫軌,無人員受傷、不影響正線行車,脫軌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

台灣遭川普課徵32%對等關稅 網問賴總統:對策在哪?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川普表示,他將課徵其他國家對美國課徵關稅的一半,其中包括台灣;川普指出,台灣向美國產品課徵64%的關稅,所以美國將課徵台灣32%的關稅。相關措施出爐後,相關利害國家包括台灣瀰漫不安,許多網友湧入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臉書,要求政府說明因應政策。據了解,府院過去幾天以來持續沙盤推演相關因應方案,政院預計今稍晚對外說明。不過,川普政府新的「對等關稅」

照片看歷史/1971年「如何孝順父母」徵文賽錄取28學生

1971年4月3日,中國家庭教育協進會所舉辦的「如何孝順父母」徵文比賽頒獎大會,暨優秀兒童選拔表揚大會,當日下午3時在信義路師大附中中興堂舉行,由時任總統府資政陳立夫頒獎。 ...

抗癌一度近乎絕望 陳文茜曝1圖:奇蹟總在不經意時出現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積極抗癌,常在臉書粉專「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分享治療情況和心情,以自身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