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呂錦茹「無保請回」今晨步出地院!朱立倫迎接擁抱

台積電法說會後 陸行之拋出這個疑問

個別醫院總額 吳明賢:財務壓力落在醫院恐釀醫療人球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保實施30周年,因為一個政策、口號就要改變民眾就醫習慣「很困難」,友院陸續傳出護理師不足而關病房,此時實施個別醫院總額,自己很擔心會產生「醫療人球」。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保實施30周年,因為一個政策、口號就要改變民眾就醫習慣「很困難」,友院陸續傳出護理師不足而關病房,此時實施個別醫院總額,自己很擔心會產生「醫療人球」。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制,並要求醫學中心門診占率不得高於55%。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在院內信中將其視為最大挑戰,他今天受訪時說,健保實施30周年,因為一個政策、口號就要改變民眾就醫習慣「很困難」,友院陸續傳出護理師不足而關病房,此時實施個別醫院總額,自己很擔心會產生「醫療人球」。

吳明賢表示,台大醫院許多病人都是出院再追蹤病人,初診病人並未突然暴增,健保署要求醫學中心門診不得超過55%,但不容諱言,門診成本比住院低,醫院「以門診盈餘補住院不足」是現況,政府硬要減少醫院門診,應該要給負責急重難罕的醫學中心補償措施,且「南病北送情況一直都有,已導致台北區點值最低,面對新制也首當其衝。」

「國外實施總額制度國家,均出現醫療人球,總額是計畫經濟,財務壓力落在醫院身上,各醫院各有作法,但必須回歸以病人為中心。」」吳明賢表示,醫院為避免超出醫療額度上限,國際上不乏月底、年底出現醫療人球情況,國內則因護理人員出走,許多醫院減少病床數量,恐讓醫療人球發生機率增加。

過去健保台北區實施攤扣制度,吳明賢說,以去年為例,台大醫院光是「攤扣折讓」就被健保刪除18億元,意即院方已經支出18億醫療成本,健保卻為保障帳面點值而扣除,透過攤扣折讓,保障台北區內醫院醫療點值不會太過低落,「友院院長說,這根本就是點值打假球。」

吳明賢表示,健保實施30多年來,民眾就醫習慣難因一次政策、口號而改變,且健保問題責任都落在醫院身上,而非病人,以香港為例,當地實施公醫制度,但病人抽血要部分負擔,影像學檢查除X光涵蓋在保險制度內,超音波、電腦斷層(CT)等都要收費,「健保改革責任嫁接醫療院所並不合理。」

健保署 台大醫院 吳明賢 護理師 財務 醫學中心

延伸閱讀

全球首例!台大醫院「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 救回4旬女

大陸早產兒器捐引發討論 台大醫:醫學進步總在法律前

病況穩定住院擬健保不給付 邱泰源:相信沒人想一直住院

衛福部新任食藥署長遭藥界反彈 食藥署長姜至剛:醫藥本就一家

相關新聞

宋建樑戴納粹臂章掀波 德在台協會讚「東方辛德勒」救數千猶太人

在宋建樑風波後,德國在台協會今於臉書為紀念2025年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提及1938年的往事,表示當猶太人民陷入生死危機時,當時駐奧地利維也納的中華民國外交官何鳳山,以簽發前往上海的「生命簽證」,成功救了數千猶太人的命,因此被聯合國譽為「東方辛德勒」。

藍提倒閣未必虧?圖解與大罷免關鍵差異 各方盤算浮現

檢調大動作偵辦罷免民進黨立委團體,台北市長蔣萬安呼籲立院推動倒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8日表示,任何對台灣民主有幫助,任何能夠讓獨裁者下台的方式,國民黨都沒有排除,也會跟其他的在野黨一起商討。

紀錄片「衝破同溫層」 媒體人揭密

數位時代中,每個人隨時都能取得大量新聞資訊,但也似乎更難聽見不同聲音,在演算法築起的高牆下,大家不自知地困在片面資訊中,...

俄烏和平協議數天內沒進展 魯比歐:美將放棄斡旋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8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若在幾天內看不到明確的和平協議跡象,將停止嘗試斡旋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 路透報導,魯比歐在法國巴黎會見歐洲和烏克蘭領導人後表示,川普仍然對達成協議感興趣,但「我們不會無止盡地投入這項努力,拖上好幾周甚至幾個月」。魯比歐說:「所以我們現在必須非常迅速判斷,我說的是幾天內,判斷接下來數周這件事是否有可能達成。如果有,我們就會參與;如果沒有,我們還有其他優先事項要處理。」

憲訴法說明會提意見 葉慶元:憲法法庭揭心證恐淪立法或行政權工具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51人年初聲請憲法訴訟法法規範憲法審查與暫時處分,憲法法庭尚未決定是否受理,但今公告定5月12日下午2點...

黃呂錦茹遭聲押 朱立倫等3人北檢外違法集會遭法辦

國民黨昨天在台北地檢署外集結抗議,聲援遭搜索約談的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4人,黨主席朱立倫今天凌晨5點多聽聞4人被聲押消息,決定暫時告個段落率眾離去,並稱今天下午再來。由於地檢署外是集會遊行法禁制區,昨天聲援行動已違法,稍早北市警方證實,朱立倫、謝龍介、楊智伃因違法主持集會,搜證後已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將通知到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