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女子為假投資詐騙高被害族群 警聯手髮廊防詐
為阻止詐騙犯罪,刑事警察局聯手知名連鎖髮廊,鎖定婆婆媽媽與愛美女性族群進行宣導,希望在美髮造型之餘,能夠提醒民眾注意防詐。
刑事局統計2024年第4季被害人財損金額,新台幣500萬元以上高額財損詐欺案件占總發生數3.1%,但損失金額卻高達211億6167萬餘元,占總財損金額56.9%,並以「假投資詐騙」最為嚴重。
警方剖析假投資詐騙案件被害人特徵,女性被害人為男性被害人2倍,50歲以上女性被害人約占4成,退休、家管及無業者約占3成。刑事局鎖定被害人族群,為強化觸及宣導這類高額財損被害人,認為髮廊是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顧客群體多元,包含上班族、家庭主婦等不同客群,因此刑事局與知名連鎖髮廊攜手合作,在全台門市據點張貼反詐騙宣導海報,讓民眾在等待消費、服務過程中,接收防詐訊息,此外美髮師在與顧客互動中也能聊聊詐騙議題,藉此讓反詐訊息能夠引發討論並持續傳播,有效提高民眾警覺心,避免誤入詐騙陷阱。
為讓民眾便利瀏覽、查詢防詐相關資訊,強化民眾防詐意識,刑事局新建置「打詐儀表板」專網(https://165dashboard.tw/),期待能喚起民眾對於詐騙重視,阻止更多人受害,同時達到警惕效果。
除透過社群媒體、網站等網路平臺宣導反詐騙知識,警方也在實體生活中進一步強化宣導方式,依據分層分眾分齡宣導概念,在新的一年,刑事局展開與美髮業合作行動,深入民眾日常接觸據點,鎖定婆婆媽媽與愛美女性族群進行宣導,希望過年期間親友寒暄不忘互相提醒注意防詐。
刑事局提醒,詐騙集團誘使民眾提交投資款項方式,從臨櫃匯款轉向面交,利用假專員車手到府服務方式取款,或是假幣商約定面交虛擬錢包方式,都是明顯投資詐騙徵候,也呼籲民眾在網路社群媒體所看到的財經資訊分享、股票投資秘笈大公開等廣告及貼文,都不可輕易相信,特別是經由網路提供的投資APP,若民眾有投資理財需求,務必回到合法立案、提供正規金融服務的實體公司、門市辦理,以降低遭受詐騙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