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沒給自己留餘地」習近平決意硬摃美國 外媒:川普恐須先打電話

只為入鏡拍照!阿里山「鏡頭君」清晨遭襲擊 年輕人夜衝轉鏡頭還比YA

涉嫌收錢包庇非法業者濫倒廢土 3警1稽查員收押禁見

詐騙鄉間也橫行 台南警方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

詐騙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今天在安定區保安宮文康中心宣導犯罪預防,邀請資深藝人譚艾珍現身說法分享親身遭詐騙經歷,吸引上百民眾共鳴,希望強化民眾對詐騙手法的認識,提升防詐意識

譚艾珍說,自己在不知情時一步步落入詐騙圈套。她表示,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即使自認警覺性高,也可能在忙碌、情緒波動或善意回應他人時,陷入詐騙集團精心設計的話術。這次經驗她希望提醒大家「不要以為詐騙離我們很遠,其實隨時可能出現」。

譚艾珍以被騙經歷呼籲民眾,接獲陌生電話、簡訊或網路訊息務必冷靜判斷、不急回應,應用165反詐騙專線查證真偽,以免因一時疏忽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活動現場還設防詐騙宣導攤位,警察說明各類詐騙手法特徵,並發放宣導摺頁與小禮品,協助大家了解常見詐騙話術與應對方式。不少民眾也主動分享身邊親友曾遭遇詐騙的案例,顯示防詐觀念亟需向家庭與社區深入推廣。

善化分局指出,詐騙手法日益多元從「假投資」、「網購詐騙」、「解除分期付款」、「假冒親友借錢」、「猜猜我是誰」到「假檢警」幾乎每天都有民眾受害,且受害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不少詐騙集團會透過社群媒體、通訊軟體,甚至假冒知名金融機構或名人,以「保證獲利」、「快速致富」等吸引投資,匯款後便無法聯絡使民眾財產受損。

善化分局表示,防詐須從日常生活做起,除提高自我防詐意識,更應主動關心家人與朋友是否接觸可疑訊息或陌生來電,才能有效遏止詐騙發。遇有疑似詐騙應牢記「一聽、二掛、三查證」原則,撥打165專線或110報案,即可獲得協助。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詐騙鄉間也橫行,台南善化警分局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圖/警方提供

意識 詐騙集團 譚艾珍

延伸閱讀

凱基壽反詐 建構「金警聯防」

金警聯防 凱基人壽與刑事警察局簽署防詐MOU

防詐第一線是自己 藝人譚艾珍曾遭騙98萬…現化身防詐大使

《前輩健面聊》Podcast Ep3.譚艾珍歐陽靖母女新世代,同住不干涉不黏人,關係更親密

相關新聞

涉嫌收錢包庇非法業者濫倒廢土 3警1稽查員收押禁見

桃園檢警偵辦吳姓非法土方業者涉嫌廢棄物清理法案件時,發現桃園市楊梅警分局巡佐黃國文等3人與桃市府環保局稽查科約僱張姓助理...

影/500萬現金神秘蒸發...門鎖完好如初 竹北警偵破離奇竊案

新竹縣田姓男子去年12月發現放在家裡的500萬元竟憑空消失,但門鎖均無破壞痕跡,竹北警方鎖定熟悉門禁密碼的35歲吳姓男子...

台南國中生猝死案無霸凌與餵毒 教局:全校尿篩呈陰性

台南市一名13歲國中生今年2月間家中猝逝,家屬質疑在校遭霸凌,甚至指控被人強迫餵食毒品,但經法醫解剖檢體均無毒品反應,認...

花蓮刑警2高官與通緝犯參加慶生會 竟渾然不知遭調職

花蓮玉里警分局偵查隊呂姓副隊長、吉安警分局偵查隊鄭姓小隊長,4月2日參加民間友人的生日餐會,沒想到朋友的友人是一名違反社...

假面試之名行偷拍之實 桃園攝狼偷拍女職員短裙遭逮

桃園市蘆竹區經傳偷拍「攝」狼!一名38歲劉姓男子假借應徵名義至蘆竹區某公司面試,竟在過程中偷拍穿著短裙的女職員,對方察覺...

高雄警連執法受議 警大退休教授游毓蘭也說話了

高雄市警局近日執法備受爭議,中央警察大學退休教授游毓蘭今天在臉書貼文感嘆,「三不五時仍有人來嗆我: 『這些惡警你怎麼教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