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重新加入僅兩年!美國宣布再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理由曝光

史上頭一樁!太景獨董「戶籍不合規」 股票24日將打入全額交割

中職/現在很痛…魔鷹談喪妻淚崩 「還弄不懂上帝的安排」

高雄醫界高層爆不倫 高醫大董事長與小港醫副院長傳同居

高雄醫界傳高層不倫戀。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與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被目擊多次一同出入住家大樓、健身房與超市,舉止親密,驚爆兩人早已同居多年,還經常連袂高調出席公開活動,就像老夫老妻,連陳妻都知道馮的存在。周刊爆料更扯的是,馮因為有陳罩,主導醫院人事、院長公務車納為己用,甚至帶陳到小港醫院做醫美手術,卻未依規定申報,明顯違法。

鏡週刊報導,7月5日凌晨,高雄市三民二分局接獲報案,指民族一路社區大樓內,有男女爆發口角,到場了解後發現2人身分特殊,男方是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女方則是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且查出兩人同住大樓,不倫戀因而曝光。

報導指出,兩人出入的住處是馮明珠的住處,馮離婚單身,但陳建志已婚,兩人外遇多年,目前同居,董事長夫人也知道馮的存在,也親口證實「丈夫已經很久沒有回家」,許多高雄醫界、政商界人士都知道,是公開的秘密。

報導指出,陳建志現年54歲,是高雄陳啟川家族的第三代,2013年進入高醫董事會,在父親陳田植安排下接班高醫體系。馮明珠現年53歲,曾因投入SARS專責病房工作獲得全國優秀青年獎與傑出護理人員肯定,現任小港醫院副院長。

報導指出,高醫體系目前正進行高層人事調整,傳出馮明珠未來可能升任總院副院長,引發更多討論。知情人士指出,醫療專業體系中,公私界線與醫院治理應嚴格區分,否則將影響醫療團隊的信任基礎與專業形象。

無獨有偶,社群平台「靠北護理師」貼文爆料,指稱某小港醫院高層曾私下安排未經院內正常程序的醫療處置,包含邀請外部醫師進行醫美療程、未建立完整病歷紀錄、使用麻醉藥品卻未經標準流程照會等行為,事後更以手寫病歷補件歸檔,引發是否涉及違規或病歷造假疑慮。

報導也稱,有醫護人員反映,醫院個別計畫經費被某小港高層挪作個人消費使用,例如購買非醫療相關物品,並指出有報帳遭拒後被以「違抗指示」記過處分,引發內部不滿,類似多起醫療資源使用與行政決策未經充分溝通,導致醫護人員士氣下滑。

報導提及,高雄市衛生局於6月28日派員赴小港醫院稽查,並依法對違規人員進行裁處,針對病歷管理與醫療流程部分,將持續監督醫院內部改善。

另對於馮、陳二人涉及違法醫美的部分,高市衛生局表示,114年6月27日接到民眾陳情醫院使用管制藥品疑義案,旋即於6月28日派員前往稽查,查獲該院使用管制藥品違反管制藥品管理條例並業於7月3日依法裁處在案。

對於週刊報導引述及相關指控,當事人目前尚未回應。

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本報資料照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本報資料照

馮明珠 衛生局

延伸閱讀

當「匿名生產」成為求救訊號,日本醫院如何接住弱勢孕婦及保住新生兒一命

高醫大董事長傳不倫 遭爆小三引薦做醫美擅用管制藥 衛生局說話了

高雄老翁走斑馬線闖紅燈 遭碼頭工人開車撞上送醫不治

世大運/桌球男團奪金寫歷史 高雄子弟高承睿獲20萬體育獎助金

相關新聞

蘇澳民宅大火釀2屍3命悲劇…研判起火點在1樓 疑是電動機車釀禍

宜蘭蘇澳鎮蘇濱路一處3樓出租民宅今天下午發生大火,燒死35歲印尼籍移工及懷孕7個月的30歲妻子,釀成2屍3命悲劇,研判起...

高醫大董座陳建志違法用管制藥品挨罰 食藥署:醫院登記不實去年僅8件

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在外遇對象、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協助下,至醫院接受醫美療程,卻涉違法使用管制藥品,遭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裁...

影/新竹某公司老闆帶家人出遊 佳樂水港口溪出海口撿石頭失蹤

新竹市某中小企業經營工程公司的57歲張姓負責人帶家人到恆春半島旅遊,今天下午近2時在滿州鄉佳樂水港口溪出海口涉險撿石頭遲...

新北男未到班同事警覺報警 破門驚見夫妻陳屍屋內

新北市汐止區驚傳夫妻雙屍命案!1名男子今天因未正常到班,同事聯繫不上驚覺有異報警。警方下午4時許與消防人員趕抵男子住處破...

撿石10分鐘人不見 新竹工程公司董座赴屏東佳樂水失聯

在新竹經營某工程公司的57歲張姓董座,今天下午在屏東滿州鄉佳樂水漁村公園失蹤,據悉他疑似下水撿石頭橫越溪流後約5到10分...

又見天坑!京華廣場工地前出現「深約2米坑洞」 北市警急管制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京華廣場商辦案工地前,今天下午近5點,柏油路突然下陷、有空洞,轄區警方獲報趕抵,立刻協助放三角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