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完DNA遲不認領? 黑心律師再曝:呂秋遠私生子生母再控訴
律師呂秋遠經常在臉書分享社會時事與兩性感情觀點,日前法院裁定指出他已認領未成年子女,爆出私生子風波後,呂發文指「媽媽都沒意見了」,但黑心律師楊律師分享生母9篇心聲長文,繼寫出呂回她「這是受精卵」後,昨再控訴呂「驗完DNA仍遲不認領」。
呂秋遠的臉書有87萬名網友追蹤,上月22日他在臉書發出「老來得子」文回應,表示這是自己的隱私,「我有必要交代這件事嗎?」更質疑法院刻意將他全名露出,是在針對自己;他寫下「我沒有做錯事,你們不可以汙衊我,而欺負我孩子的人,就等著收傳票」。
但臉書有逾27000名網友追蹤的黑心律師楊律師上月29日在臉書分享生母7篇長文,指出「以下是被害人的心聲」,呂秋遠隔天便將「老來得子」的聲明刪除,並在同一天發布剴剴案相關貼文後,迄今都未再更新臉書文章。
生母7篇文章主題分別是「契機、入職、跟庭、拖庭、被誤解的人、受精卵、單親媽媽」,楊律師貼出與生母的私訊對話,生母訊息指出「我實習那年因為不拿掉小孩被呂fire之後,後面肚子大就找不到工作了,領失業給付」,楊律師回覆「他是不是男人啊」。
生母再回「是我眼瞎了」,楊鼓勵生母「我們都挺妳」;之後一直到昨天,生母陸續再發出二篇文章,分別是「扶養費、撤告」。生母寫下「當時拿到DNA報告後,媽媽天真以為很快就可以完成認領,讓冬近寶寶父親欄位不再是空白,放下心中一顆大石頭」。
「沒想到,3個月過去了,9億網紅律師遲遲沒有出現,媽媽只好起訴請求認領子女。」生母表示,因呂秋遠不認領孩子,讓她無法面對孩子提問「媽媽,為什麼我沒有爸爸?」這樣的童言童語是每個單親媽媽的惡夢,她才堅持進入法律程序。
生母表示,家事事件是調解先行,起訴後先排調解,調解處理不了,就進入審判程序;兩造律師在經過各種協調後,11月完成認領;當時「法官問:認領是否已完成?她回答:是。法官:原告是否要撤告?」
她向法官說明「寶寶已經一歲,對方迄今未曾探視過未成年子女一面,未曾負擔扶養義務,請鈞院依法判決」,這時被告才答辯「請求列為不公開判決」,法官則回覆「這要依照司法院資訊處片語⋯不是要你不公開就不公開的啦。」
另外,生母也寫下法官詢問「被告有付扶養費嗎?」她回答「一毛都沒有」,此時被告又答辯「扶養費不在起訴範圍」,讓法官直指「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你不知道嗎?把誠意拿出來。你自己決定,法院不介入。」
生母指出,「孩子,媽媽有努力過了,媽媽有幫你上法院找9億網紅爸爸了,過程法官阿姨都幫你寫下來了。」台北地院上月10日在判決書內寫下本案過程「被告既已認領未成年子女,原告自無再繼續透過訴訟程序請求被告認領未成年子女之必要,惟經曉諭原告後仍表示請求本院依法判決」。
生母前面七篇文章則從因緣際會進入呂秋遠的律師事務所開始說起,一直到最後變成單親媽媽的心路歷程;生母寫下對方是如何牽起她的手,找機會向她傾訴「全世界的人都誤解他,批評他,對他不公平」、「他說,妳死心蹋地跟著我就好。他說,以後妳就是我的人」。
等到生母懷孕,對方說「這件事,從頭到尾我都是被害人,我也沒有決定權,我還能說什麼呢」,更一再稱「這是受精卵」,要她拿掉孩子,她說「孩子都已經有心跳了」,對方仍稱「這是受精卵」,她因此成為單親媽媽。
之後面對醫生、月子中心護理師、買尿布時,眾人詢問「老公有來嗎?」她多半只能回覆「沒有,他工作走不開」。作家「我是孔劉的太太,凱薩琳・孔 - 江姸熹」臉書粉專逾4.8萬人追蹤,她前天轉引生母「扶養費」一文指出,收入那麼高,卻半毛錢的贍養費和撫養費都不願意付。
江姸熹表示,然後之前每天發文在那邊硬湊滿十點,再點首歌,假裝自己永遠都站在女生那邊,一起同心打擊渣男渣夫,願意替女生爭取合理的贍養費,那些都是在演幾點的?接續再批評「那些用小帳號騷擾生母的,妳們到底良心在哪裡,還都是女生耶!」
江姸熹昨天更在臉書直指,她聽過電話錄音了,「受精卵」這三個字,真的一直出現,好可憐的生母只能一直無助地說「 你說什麼東西啊? 」她認為,當一個人慌張的時候,真的會胡言亂語,不管他的職業是什麼,辯才無礙都不見了。
她再表示,被刪掉的那篇文章,質疑大家為什麼不能祝福他「 老來得子 」,可是電話錄音裡,大律師很清楚表達「 我對這個孩子沒感情,我不可能愛他。 」讓她不禁想問,真的是貓奴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