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00878配息揭曉!預估配息0.5元 最後買進日為19號

川普發動關稅戰波及台商 經濟部公布「四措施」協助因應

大S病逝東京醫院 臨終前全家人圍繞守身旁

台灣每年有2成人死於肺癌 北市編千萬補助警消二年免費健檢

衛生局考量第一線警消長期身處高風險環境,今年起加碼補助40歲以上北市工作警消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考量第一線警消長期身處高風險環境,今年起加碼補助40歲以上北市工作警消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肺癌近年一直居於台灣癌症死因榜首,每年死亡人數跟佔整體死亡人數5分之1。台北市衛生局今年起除配合中央提供公費篩檢外。考量第一線警消長期身處高風險環境,更加碼補助40歲以上北市工作警消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鼓勵民眾善加利用,及早發現治療。

依據112年北市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肺癌為癌症死因第1位,有1073人死於肺癌,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徐紹勛說,由於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人發現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都已是晚期,也因此肺癌不只在台北市,肺癌長期以來都佔全國死亡率榜首,更佔全國死亡人數的5分之1。

徐紹勛表示,肺癌為台灣十大癌症中,五年整體存活率最低的癌症,從第一期至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分別為88.7%、52.8%、26.4%與9.1%,顯見若能在癌症初期發現,治癒機率就越高,醫學上可利用LDCT檢查偵測小於一公分的肺部結節,以早期發現病灶介入治療。

衛生局健康管理科長林雪蘭表示,衛福部國健署今年起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每2年1次LDCT檢查。衛生局今年度也編列4000萬再加碼,提供40 歲以上服務於北市警察及消防人員,每2年1次可至聯醫定期檢查,每年提供1000個名額。

林雪蘭說,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複合性吸入性汙染物,如室外空汙、懸浮微粒列為肺癌致癌物,而警察、消防員常在第一線重大活動現場、火場工作,衛生局考量職業環境特殊性,常處於高風險環境吸入有害氣體,警消可透過電話與聯醫5大院區預約檢查。

北市警察局警政監林志誠說,都市中危險因子非常多,第一線同仁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肺部較容易發生病變,北市一直以來提供基層同仁定期的健康檢查,對於政策對於肺部加強篩檢,絕對是多多益善,也呼籲同仁多加利用申請。

心肺癌近年一直居於台灣癌症死因榜首,每年死亡人數跟佔整體死亡人數5分之1,由於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人發現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都已是晚期,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示意圖。(圖/123RF)
心肺癌近年一直居於台灣癌症死因榜首,每年死亡人數跟佔整體死亡人數5分之1,由於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人發現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都已是晚期,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示意圖。(圖/123RF)
衛生局考量第一線警消長期身處高風險環境,今年起加碼補助40歲以上北市工作警消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考量第一線警消長期身處高風險環境,今年起加碼補助40歲以上北市工作警消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北市 肺癌 衛生局

延伸閱讀

職業駕駛被投訴率高 北市實施高風險駕駛人精進作為

39歲男星罹肺癌3年病逝!91歲爺爺現身告別式含淚送終

不是天然的就好!女日喝一壺「健康飲品」 半年後健檢滿江紅

37歲林珍羽不抽菸罹肺癌 醫分析原因 曝早期個案復發率

相關新聞

元宵燈會環保風!台北燈節蛇主燈倡永續 小提燈變身文具

各地燈會活動陸續開跑,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今年台北燈節延續去年龍年響應環保永續,蛇年主燈「福蛇豆豆」採租用方式,燈節結束...

首場行動治理 新北市長侯友宜豪喊:建設大膽規畫 市府大膽核定

開工即上工!新北市府今天舉行今年度第一場行動治理里長座談會,新北市長侯友宜率領局處首長前往板橋地區與地方里長座談,他致詞...

往返台北永寧轉運站將啟用 10線公車不再停靠捷運永寧站口

新北市捷運永寧站是桃園市八德、平鎮、大溪及龍潭等區民眾搭乘公車往返台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桃市與雙北也合作推動永寧轉運站,將...

新北增公益設施項目 洩這三區將有第二座國民運動中心

新北市目前有16座國民運動中心,板橋、三重、新莊都已規畫第二座國民運動中心,新北市城鄉局今年修正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新北市施...

拒上海台辦團出席台北燈節 邱垂正:陸方阻撓台商回台

2025台北燈節2日開幕,北市府原定邀請上海市台辦官員來台出席,但陸委會稱送件時間過晚,未給予許可。陸委會主委邱垂正3日...

台灣每年有2成人死於肺癌 北市編千萬補助警消二年免費健檢

肺癌近年一直居於台灣癌症死因榜首,每年死亡人數跟佔整體死亡人數5分之1。台北市衛生局今年起除配合中央提供公費篩檢外。考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