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拆了這處都更障礙後⋯「釘子戶」還有這些

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近兩年都更案年均報核量134件,是過去8年年均57案的2.3倍,後續拆遷可能仍有住戶不願搬。中山區吉林段都更改建案的33位原所有權人全搬走,只剩1人,北市府昨代拆,7小時完成;更新處說,目前申請代拆程序中尚有7案,實施者持續溝通中。
蔣萬安今前往大同區「市長與里長有約」座談時表示,里長都很關心的都更,市府上任兩年,包含防災型都更、7599專案共8箭,射出以後,過去兩年、平均每年都更的核報案件數大幅成長,是過去8年平均一年的兩倍,特別在大同區,是過去8年平均每年成長的3.3倍,是台北市成長最多的行政區。
蔣萬安說,「對於都市更新,我們堅定立場,符合法規程序,我們就代拆」,否則很多都更案剩下幾戶卡住,但是對他來講,要展現公權力。市府昨天再次執行一次代拆,「對的事情,我們要堅持。」
該案位在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的52年老舊公寓,環境窳陋,有迫切更新的需求。實施者茂崴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推動都更改建案,規畫將蓋一棟建築物,提供78戶住宅單元、15戶商業單元,並留設257.35平方公尺的開放人行步道、認養民生東路一段公有人行步道。
更新處說,該案經市府2021年9月14日公告核定實施、12月27日領得建照,更新範圍內原所有權人33人已於去年6月20日前都搬離家園,1名所有權人對於分配結果不滿意等原因而不願搬遷,因此實施者2022年10月21日依法向市府申請代為拆除或遷移,市府昨依都市更新條例第57條規定執行代拆。
更新處指出,執行代拆前,市府本於都更條例第57條規定,已於2023年1月、6月召開2次公辦協調會,2023年12月與隔年8月共3次提送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以及2023年1月起陸續親訪不願搬遷戶、了解訴求、溝通協調,前年5次、去年4次、今年8次共17次,仍難以達成自行搬離的共識。
北市府說,因此,市府由副秘書長王玉芬擔任召集人,召集府內相關單位協調執行拆除分工。昨日由都發局長簡瑟芳擔任總指揮官,跨局處現場支援,上午5點30分開始整備,因不願搬遷戶的住家環境雜亂、堆積眾多物品及地下室長期積水等,使得前置清理時程較長,待物品移置完畢後,市府即開始拆除地上物,歷時7小時完成。
市府表示,執行代拆期間,不願搬遷戶不願離開,不斷試圖進入工地,更新處同仁、警員、消防人員、醫護人員及社工持續對柔性勸導並安撫情緒。簡瑟芳也要實施者妥善管理工地現場,持續與對方溝通協調,盡可能滿足拆遷安置過程的生活需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