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歷史建築川端橋轉型 變身人行橋

橫跨雙北的中正橋是兩地往來重要幹道,因橋體老化而重建,新中正橋台北往新北方向前年10月通車,新北往台北去年3月啟用。舊橋拆除後,留下具歷史建築身分的川端橋將轉型,民眾可步行或牽引單車穿越,今年11月啟用。
新北市新工處長簡必琦說,川端橋保留原有歷史結構,重新規畫為人行與自行車牽引專用橋,全長約276公尺、寬度6公尺,橋面淨寬約5.2公尺,可步行或牽引單車穿越。
川端橋將作為慢行環境的延伸,雙北兩端皆設置牽引道與高灘地自行車道連接。上游側可銜接東側河濱公園,下游台北端連接西側河濱公園,新北端則維持現況。
工程單位坦言,因橋梁兩端部分區域屬河川公地,受水利法限制,且腹地空間有限,無法設置完整連結通道,僅能透過既有河濱公園路網導引連接。
對於川端橋的保留與新功能,地方意見不一。新北市議員連斐璠認為,川端橋的保留是「硬加歷史包袱」,實際意義不大,反而造成交通與設計上的不便。
台北市議員洪婉臻表示,地方希望藉由川端橋的啟用改善河堤設施,中正區有里長陳情,盼能將過去的川端碼頭比照大稻埕碼頭改造,民眾可在新店溪沿岸賞鳥、垂釣、休憩划船,活絡地方觀光。
台北市新工處維護科長羅馨儀說,當初規畫設計有到地方辦說明會,地方相當支持舊橋以川端景觀橋重新啟用。
雙北之間有22座橋梁連接彼此,橫跨多條河川、貫穿多個行政區,如何分工協調是兩市公務系統的挑戰。簡必琦說,長年下來形成一套不成文潛規則「東橋西管、南橋北管」,依照地理位置與默契分工維管。
以中正橋、永福橋為例,兩橋屬南北向,台北市位於橋北端,因此由台北市負責管養。東西向的台北橋,西端連接新北三重,就由新北市主責。
這套模式不僅適用於雙北,與桃園、基隆之間跨市橋梁的管養也比照辦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