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好孕專車跑100趟加5千 新北綠議員要求設趟次獎金

新北市議會今一至六審業務質詢,議員彭佳芸針對好孕專車、社安網人力質詢。圖/擷取自新北議會直播
新北市議會今一至六審業務質詢,議員彭佳芸針對好孕專車、社安網人力質詢。圖/擷取自新北議會直播

新北市議會今舉行一至六審業務質詢,新北民進黨議員彭佳芸提出,桃園市好孕專車有單月100趟次補助5000元,建議市府設立級距發放獎勵;同時新北社安網人力進用率僅達77%,未達8成5標準。社會局長李美珍說,好孕專車獎勵須考量財政通盤思考,而社安網人力部分,已向中央函文提出8000元勤務加給。

彭佳芸說,好孕專車適用對象擴大及使用期限延長,孕婦搭乘需求明顯上升,但部分市民反映叫車等待時間偏長,市府現與三個車隊合作,建議市府引入更多市民習慣的叫車平台,如Uber、yoxi、LINE Go等,增加搭乘選擇,縮短等待時間。

彭佳芸也提到,有多位司機表達相比一般載客立即領現,好孕專車車資入帳需等待20天,連信用卡3天就可以入帳,市府應研議縮短請款流程;此外,好孕專車運尚未有司機可單月累積50趟次以上,反觀桃園市推出單月100趟次補助5000元獎勵金,已有愛心司機符合資格並領取,新北可考慮採30、50、70、100趟次等級距方式規畫獎勵金,鼓勵司機投入。

李美珍指出,市府與3大車隊,共有1萬6輛車可叫,現較少收到叫不到車的陳情,不過與叫車平台合作是好的想法會納入考量,縮短請款流程、趟次獎勵金會考量財務通盤評估。

至於社安網人力進用率,彭佳芸說,新北僅有77%,且進用率未達85%標準,影響中央補助款項,新北市已連續三年遭扣減,衝擊市民可獲得的社會安全服務;此外,市府去年曾提出的久任計、薪資調整與租屋補貼措施,認為這些口號式改革,是新北社工人力不斷流失的主因。

李美珍坦言,因社安網專用人員進用率不達中央標準,這幾年經費有被扣經費,有向中央反映,尤其大環境會造成各縣市搶社工情況下,若地方已經很努力招募人才,不應懲罰地方,且社會局招募社工是主動走入校園,讓相關科系在讀生了解工作內容,同時去年提出8000元勤務加給,已函文中央。

人力 彭佳芸

延伸閱讀

汛期將屆 新北:堤外停機車也要登錄簡訊服務

新北三重電競基地ACGE互動體驗展區 開放至5/11

檢調搜索新北藍黨部 林德福轟:跟獨裁有什麼不同?

新北雙屍命案!日籍男、前妻陳屍租屋處 遺體腐爛房東開門嚇壞

相關新聞

新北列管1107株珍貴樹木 樹保委員會今通過增列11株

新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今開大會,決議新增列管11株珍貴樹木,除青潭國小周邊6株麵包樹外,也將土城司法園區公共設施用地內5株...

新北三芝桐樂會 邀民眾到客庄吃美食、賞桐花

2025「三芝桐樂會」桐花祭活動於週日盛大開幕,三芝區公所於今年桐花祭特別規劃桐花小旅行活動,並帶來一場客家傳統文化與自然美景的盛宴。這次特別規劃客家茶席、太鼓、胡琴、月琴及古箏,結合藝文展演活動,邀請民眾一起欣賞美麗的桐花、吃美食並體驗深厚的客家文化。

議員爭取經費 新北淡水公所購置沙灘車助協會救援

為了要讓守護淡水海岸安全的水上救生協會,有更好且機動性更高的救護設備,新北市議員鄭宇恩爭取經費20萬元,讓淡水區公所購置一輛小型的四輪驅動沙灘車,提供給淡水水上救生協會來使用,淡水水上救生會長洪秋藤表示,其實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為了維持沙崙海岸的安全,許多救生協會的成員都是輪班來巡邏,而現在多了一輛沙灘車,在救援任務上,將會有更好的成效。

守護「雙」倍 消防安全再提升 新北雙溪分隊新厝落成

為提升雙溪地區救災救護能量,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日前由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主持「第六救災救護大隊雙溪分隊新建工程」落成啟用典禮,並邀請各界民意代表及地方仕紳到場觀禮。新廳舍具有現代化的智能執勤設備與空間,可容納新式消防車輛及專業救護人員,提供消防弟兄與義消良好的服勤環境。

強化防災多面向 新北貢寮防災士培訓百人參加

為培訓防災士專業人才,並建立培訓人員正確防災觀念及防救災技能,以具備平時指導社區強化防災意識、災時自救及救人能力,新北市消防局日前於福隆大飯店舉行新北市防災士培訓,包括區公所,還有各社區志工都熱情參與,透過課程來強化防災意識,成為防災士的一員。

人車爭道好危險 新北汐止康誥坑橋要拓寬人行通道

汐止區水源路二段有幾個大社區,居住人口好幾千人,只是康誥坑橋路面不寬,尤其行人幾乎沒地方走的情況下,經常人車爭道相當危險,所以今(28)日新北市議員張錦豪就召集相關單位人員現場會勘,希望能夠拓寬改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