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住家莫名遭查封 北市爆整棟土地登記錯置

台北市有民眾住家遭查封,一查竟發現是因地政人員疏失,導致整棟住戶土地權狀登載錯置。議員調閱資料發現,因土地登記錯誤、測量面積與土地權狀不符,近9年有98件申請賠償案。地政局表示,該個案早期登載時有疏漏,將專案協助。
議員汪志冰接獲陳情,士林有民眾住家莫名遭法院查封,事後才發現,法院本要查封鄰居的房子,卻變成查封成他家,該民眾更控訴,地政事務所人員竟在烏龍疏忽發生後,一度脫口稱要住戶換屋住。
汪志冰表示,民眾對於公務機關核發的權狀,往往不會心存疑義,若不是遇到糾紛或要都更改建,通常不會發現登記錯誤。據統計,民眾申請土地登記損害賠償案,近9年98件中,須負賠償責任有54件,金額達5200萬元,賠償率55%,有8件是土地登記錯誤、46件測量錯誤。
「住家測量有誤差,民眾備受煎熬。」汪志冰說,屋齡逾40至50年建物,早期都是人工測量,導致誤差狀況較多,2022年起,地政局推動「土地建築線與地籍線預檢方案」,3年間有72件申請,和同時期642件都更申請案相較,僅占11%,推動效率有待加強。其次,危老重建未納入預檢方案範疇,顯然是行政不周。
北市地政局長王瑞雲表示,建築線與地籍線預檢從2016年起就已調整流程到公展前;危老部分已和都發局合作宣導,將資料提供給都更處,再給實施者,幹事會審查時,也會請地政局幹事提醒,有的建商會事先做鑑界,避免爭議,盡量做到源頭管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