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館展鶯歌高職「態渡」 關心台灣動植物的生態動向

「態渡 鶯歌高職26屆師徒制暨畢業成果展」即日起至6月8日止,於新北鶯歌陶博館B1陶藝長廊展出,50組件師徒們創意表現的作品,企圖表達年輕學子對臺灣生態環境的提問,以動、植物為主角,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釉藥、模製、彩繪、手捏或雕刻等技法,將師傅們的獨特技藝展現得淋漓盡致。
陶博館長張啟文表示,為推廣並鼓勵青年學子投入陶藝創作,陶博館長期與鶯歌高職合作,展出陶工科師徒制教學成果,至今已10多年。今年的態渡 鶯歌高職26屆師徒制暨畢業成果展,探討生態保育及永續,用藝術創作關心台灣這塊土地的生態動向,展現學生對於生物多樣性的生態資源,在面臨棲地被迫害及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想像多年後的新時代樣貌。
全台唯一設有陶瓷工程科的新北市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首創師徒制並執行多年,邀請陶藝師傅以傳統師徒制的方式任教,每年在學生畢業前舉辦成果展。今年由6位師傅以及79位同學努力學習的成果,不論是釉藥、陶塑、彩繪、茶壺或拉坯等技法,充分融合匠師的技藝與學生的獨特個性。戰敗.鴞由喜愛鳥類的張芷綺創作,她發現灰林鴞被颱風影響導致鳥窩被破壞,便天馬行空的創作灰林鴞吃掉巨風,生動表現消滅威脅生存的因素。
掙扎是對中藥材及占卜有興趣的王昱閔,有感於人類因迷信等原因,過度捕撈物種引發瀕臨滅絕的情況,透過龜足進化長出強力爪扎脫捕捉網的想像,引領觀眾反思。喜歡傳統古物的吳承翰,創作器物鼎,反覆飾釉讓作品呈現歷史與古樸的樣貌,以文化觀點提出環保保存的探討,別有新意。
陶博館表示,學子們以陶藝創作關心不同視角的環保議題,藉由陶藝師傅傳授陶藝技巧,讓陶瓷技藝發展多元,為台灣的陶藝發展注入新血。歡迎大家於展覽期間蒞臨欣賞、共襄盛舉感受,深刻感受鶯歌高職畢業生的作品表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