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免民進黨新北4立委 檢調再抄新北國民黨分部…帶回10人訊問

英國28歲女遊土耳其不明原因身亡 回國後發現「心臟不見了」

又有車長被狂毆!台鐵1天3起暴力事件 酒醉旅客遭鐵警帶回

北市試辦電子圍籬停放腳踏車 議員憂心成oBike之亂2.0

北市議員柳采葳指出,台北市於2024年8月曾公開徵求電子圍籬式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業者來試辦,當時有業者提案但卻未執行。圖/擷取自網路
北市議員柳采葳指出,台北市於2024年8月曾公開徵求電子圍籬式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業者來試辦,當時有業者提案但卻未執行。圖/擷取自網路

台北市交通局研擬試辦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只要在電子圍籬內,即可停放租借,不過此政策聯想到2017年的oBike隨意棄車亂象,北市議員今天在議會質詢,認為即使電子圍籬利用GPS仍有不準的狀況。交通局回應,GPS是否準確也是試辦目的,預計會試辦半年,再進行後續評估。

為了要讓市區內的自行車租借更為方便,北市將試辦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由業者自行規畫停放區、收費方式,並以電子圍籬管控車輛,預計開放最多2家業者參與。不過,令人聯想到2017年時的oBike隨處任意停放等問題。

北市議員柳采葳指出,台北市於2024年8月曾公開徵求電子圍籬式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業者來試辦,當時有業者提案但卻未執行,原計畫的車款為2020年在新北試辦的MOOVO系統,但新北市也於2021年停辦。

柳采葳說,如今北市又要以相同條件公開徵求至多2家業者試辦,若順利將預計於9月上路並試營運至115年2月底,「北市已有YouBike系統為何還想要引進已被新北淘汰的模式?違停亂象可否有解?」

北市議員林亮君說,雖然電子圍籬以GPS規範區域,但是難免會有誤差,依照美國官方研究指出範圍誤差到5公尺,都會區高樓大廈林立又會更大誤差。而北市人行道淨寬1.5到2公尺,更有可能會有誤差狀況。

林亮君舉例,英國倫敦同樣以電子圍籬去規範腳踏車停放,不過根據BBC報導,車輛外溢到電子圍籬區,系統竟還是允許還車。她也說,根據交通大隊統計,去年5331件腳踏車遭拖吊,「北市真的要做好監管和監控,避免影響交通市容。」

交通局長謝銘鴻說明,目前YouBike受限於空間,租借還車都還是需要有柱樁才能,曾考察過新加坡及嘉義、雲林實行電子圍籬方式,也彌補了柱樁不足時的窘境,因此北市才會決議試辦。「當初107年的oBike還沒有這項技術,也會避免重蹈覆轍。」

謝銘鴻說,至於電子圍籬的GPS是否準確,也同樣是試辦的目的,若順利找到試辦業者,預計會試辦半年,再以客觀評估報告分析是否可行。交通局補充,徵求業者期限至6月20日止,評選通過後將於9月1日前完成籌備。

北市議員林亮君舉例,英國倫敦同樣以電子圍籬去規範腳踏車停放,不過根據BBC報導,車輛外溢到電子圍籬區,系統竟還是允許還車。圖/擷取自網路
北市議員林亮君舉例,英國倫敦同樣以電子圍籬去規範腳踏車停放,不過根據BBC報導,車輛外溢到電子圍籬區,系統竟還是允許還車。圖/擷取自網路

電子圍籬 自行車

延伸閱讀

輝達落腳「北士科」 行政院刪地方補助款衝擊公車調度站

輝達進駐北士科恐淪內科塞車惡夢?交通局要出招了

綠不滿蕭美琴被指蹭黃仁勳 柳采葳:「賴皇」玻璃心碎了

綠猛攻「希特勒」爭議 蔣萬安反擊:陳其邁言論恰當嗎?

相關新聞

新北晚間突強風大雨 中和工地鷹架倒塌占據1線車道

新北市消防局今天晚上7時8分獲報,中和區民樂路近中正路一處新建工地建案,因突如其來的強風及大雨,造成工地鷹架倒塌,佔據民...

北市試辦電子圍籬停放腳踏車 議員憂心成oBike之亂2.0

台北市交通局研擬試辦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只要在電子圍籬內,即可停放租借,不過此政策聯想到2017年的oBike隨意棄車亂...

新北中和工地鷹架倒塌 共3輛汽車遭壓砸…駕駛均安

新北市中和區民樂路建案工地,今晚約7時傳出鷹架倒塌。消防局表示,鷹架倒塌後壓到1輛汽車,車上駕駛並未受傷、受困。另有2輛...

新北晚間雷雨消防2起災情通報 三重區圍籬倒下、新莊區路積水

新北市有10個行政區今晚下起雷雨,至晚間8時30分許雨勢變小。消防局統計,共接獲2件災害報案,分別是三重區的圍籬倒下、新...

防災教育再升級 新北三芝公所邀李鴻源教授講座

為提升基層防災知能、強化地方災害應變能力,三芝區公所於今(22)日舉辦「114年度鄰里社區災害防救教育講習暨上半年災情查通報教育訓練」,特別邀請前內政部長、現任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擔任主講,分享其長年對國土規劃、氣候變遷與防災治理的實務經驗與前瞻思維。

新北全面換電動公車 議員疑:非核家園後電車仍減碳?

新北市「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目標2030年全面汰換成電動公車,目前法條審查中,議員今天質疑,台灣進入非核家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