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數位課卻沒大螢幕同步…民眾怨長輩看嘸 議員促增投影設備

為縮短數位落差,北市府推動「市民數位課程」,開放各里申請開課,內容涵蓋手機查地圖、追劇、唱歌等,有民眾抱怨有些授課地點未有大螢幕或線路問題導致講師畫面無法同步影響學習成效。資訊局強調,授課單位課前均會確認投影設備,民眾反映這類情況較少見會追蹤並持續優化。
課程主要聚焦對象包含銀髮族、原住民、新住民等數位弱勢對象,內容也貼近生活且多元實用的主題,包含防詐、資安、行動支付、社群媒體、APP應用等,提供日常生活數位使用需求的支援,主要與各社區關懷據點合作舉辦課程。
有民眾抱怨,課程多由講師以自身手機示範操作,但很多教室沒有大螢幕設備,有些地方雖有大電視卻因主辦單位未事先準備或未能解決線路問題,無法以大螢幕同步展示操作畫面,常導致長輩視力與操作不熟悉,難以看清或同步跟上,影響學習成效狀況。
萬芳里長陳姿秀表示,這類型課程每周會固定舉辦1-2次,參與人數會依授課內容決定,但容或時段較為冷門課程,就會在公園里辦上課,就沒有大螢幕,但有時候作早安圖、社群使用等課程,參與狀況熱門就會到活動中心,有大螢幕上課,但也常發生授課單位未確認線路導致無法使用狀況發生。
議員王欣儀說,課程中若能同步將講師畫面投影至大螢幕,放慢操作速度並搭配實機練習,將能讓長輩們更清楚了解教學內容,有效提升學習效果與參與意願,建議市府研議編列經費增購簡易投影或無線投影設備,提升品質,並建立學員回饋機制,落實縮短數位落差的政策目標。
資訊局表示,依照現行SOP執行團隊會在課前確認場地是否具備投影等設備並完成測試,若無設備也會由團隊事先準備與安裝,因設備問題產生民眾反映情形並不常見,會將教學現場實際需求與回饋納入參考,優化教學流程與資源配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