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7局下陳傑憲+吳念庭連線避免提前結束 西班牙12:3中華

林岱樺百萬交保被迫搬家 胞弟70萬元、2助理60萬元交保

獨/陳淑樺消失27年 接班人是她!56歲玉女教主爆內幕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 張善政:趕工拚拚看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季相儒/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季相儒/攝影

桃園捷運綠線北段7站拚明年底通車,其中G11站到G12站採地下化設計,工程難度較其他5站高架路線難,市長張善政今前往視察,目前結構大致完成,機電設備陸續進場,列車經調整也在試運行,捷運工程局有信心如期達標,藍綠議員也樂見其成。

捷運綠線是桃園市政府第一條自辦捷運,2019年動工,地下工程在地下20公尺環境鑽探挖掘直徑6.3公尺的隧道,面臨地下水層、土石結構變化等課題,為維持結構穩定,潛盾機每前進一段距離,隧道外壁就必須鎖上用水泥預鑄、大小不一的隧道環片,以防坍塌,而全長1.2公里的路程,依國家建築法規必須設有3個聯通道供緊急逃生,但在穩定的結構另外鑽孔做聯通道,可能導致隧道結構變形,對工程人員也是一大挑戰。

捷工局與施工廠商花費6年時間,完成G11藝文園區站與G12蘆興埤站的站體結構,隧道結構也大致完成,目前日以繼夜趕工,結構工程部分縮短99天工期,水電、軌道、機電與環控已陸續進場。

張善政透露,原本明年綠線通車期程只有北段6站,不包括G11藝文園區站,但如果能通到人潮聚集的G11站,地方交通分流疏導大有幫助,依目前工程進度來看,明年底通車應該很樂觀。

關於綠線通車計畫,藍綠議員都樂觀其成。民進黨議員黃瓊慧指藝文園區常有活動,但地方停車腹地有限,捷運通車後,蘆竹南崁地區居民可搭捷運往返,不僅解決交通問題,也會帶動發展;國民黨議員陳美梅則說捷運綠線可轉乘機捷,對缺乏交通工具的民眾而言,外出走訪的範圍會變大,大家都很期待早日完工。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季相儒/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季相儒/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季相儒/攝影
桃捷綠線G11原不在明年通車範圍,市長張善政表示趕工拚拚看。記者季相儒/攝影

捷運 桃園 議員

延伸閱讀

影/桃捷綠線 張善政:努力打拼盼明年直通藝文特區

轟大罷免莫名其妙 張善政:要有君子風度別鬧事

桃園茶農抗癌種好茶 憑綠茶「綠雲」獲茶界奧斯卡殊榮

苗縣取經...竹苗縣長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盼3縣市合作

相關新聞

為中華隊加油!免費進球場看樂天女孩 應援WBCQ經典賽兼看台灣燈會

為延續2024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中華隊奪冠帶給國人的感動,桃園市政府今起至周日在市府前廣場,一連三天辦理「2025 W...

桃園新增八德、平鎮營養中心 防長者衰弱促進健康老化

明天營養師節,桃園市衛生局今天宣布新增八德區、平鎮區社區營養分中心,讓長者能就近獲得專業營養諮詢。去年包括衛生局、龍江市...

柯爸病逝 苗栗縣長鍾東錦以「柯文哲好友」身分靈前致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父親柯承發病逝,享耆壽94歲,各界政商人士紛紛前往弔唁。今天下午3時許,苗栗縣長鍾東錦特地前往新竹拈...

影/中華隊加油!苗栗縣政府首度直播經典賽 氣氛嗨爆

「中華隊加油!」、「苗栗縣加油!」WBC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今晚開始一連三天在晚間7點開打,苗栗縣政府以行動力挺中華隊,...

台灣燈會周末疏運備戰 張善政感謝中央協助

2025台灣燈會進入尾聲,明後2天適逢周末,桃園市政府殷鑑上周末人潮眾多造成交通打結,事先擬定多項疏運辦法,市長張善政今...

平地賞櫻好去處 桃園這處公園八重櫻綻放至3月初

桃園市中壢區莒光公園約200棵八重櫻花樹遠近馳名,今雖飄著細雨,仍有許多遊客駐足,種植櫻花樹的中壢區普強里長江長榮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