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如何跟美方「嚴正交涉」降低關稅 賴政府撒幣補助外毫無對策

今明雲多偶小雨 吳德榮:下周變天 強對流伴隨劇烈天氣

美中關稅報復 美股道瓊再崩2200點、那指大跌5.8%進入熊市

影/苗栗公館傅家大型祭祖場面熱滾滾 六代子孫慎終追遠不中斷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掃墓,各地子孫約500人到場祭天、祭地並行三獻禮祭祖,還發放獎學金、敬老金,場面熱絡;宗親會表示,目前傅家子孫已有「遠」字輩出生,現有六代子孫共同傳承家族血脈。

傅家每年清明祭祖是縣內為數不多的大型家族祭祖,族親從全台各地及國外返回祭祖,發揮慎終追遠、承先啟後的精神,場面熱滾滾。

傅氏宗親會指出,傅家來台祖常達公在清朝乾隆年間到公館鄉五谷岡開墾,迄今已約270年;客家人傳統在元宵節後一天掃墓,1992年傅家重修墓園,因宗親散居各地,因此改在清明節假日掃墓,至今維持傳統祭儀,族人也藉祭祖聯絡感情,祭祖儀式結束後,中午並聚餐。

傅家祭祖上午10點開始,依古禮祭天、祭地、祭先祖,前縣長傅學鵬與宗親會「宗」字輩的年輕骨幹一起上香。傅學鵬說,現在宗親會的會務已交由年輕一代接棒,希望持續傳承傅家祭祖精神。

移居美國已50年的傅家子孫詹健一專程回台祭祖,他說年輕時在美國讀書工作,定居美國已50年,他父親姓傅、母親姓詹,家裡兄弟姊妹一半姓詹、一半姓傅,他在美國從事土木工程,62歲時在橋梁工程挖掘橋墩時不慎滑落深井受重傷,也在那年辦了退休,他哥哥姓傅,在太空總署任職,按家族輩分命名屬「家」字輩。

傅氏宗親會表示,目前在世的六代子孫「昌家學傳宗遠」,輩份最低的遠字輩兩歲多,也住在公館,傅學鵬是第20世學字輩,今天參與祭祖有3人年逾90歲,但輩份不一定最高。

參加祭祖的傅家子孫今天從全台各地而來,有的雖不會說客家話,也聽不懂客語,但對家族的認同感依然濃厚。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大批族親從全台各地前來參與。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大批族親從全台各地前來參與。記者胡蓬生/攝影
傅家輩份最低的「遠」字輩子孫目前已2歲多。記者胡蓬生/攝影
傅家輩份最低的「遠」字輩子孫目前已2歲多。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在祭祖大會頒贈獎學金。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在祭祖大會頒贈獎學金。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記者胡蓬生/攝影
傅氏宗親會立碑公布家族排輩。記者胡蓬生/攝影
傅氏宗親會立碑公布家族排輩。記者胡蓬生/攝影

墓園 客家人 美國

延伸閱讀

全台最大規模!桃園新屋區葉家祭祖今8000人齊聚 將申請世界紀錄

清明湧返鄉潮 台東罷團衝公墓火車站拚連署過半

2025年「罡塞鬼戶時」曝!掃墓祭祖喪葬這些時段母湯…祂們吃不到供品

青蛇雙春逢清明…4生肖當心 5種人不上墳、3物不可拜

相關新聞

竹縣東興圳油汙 勘查汙染源納管

新竹縣東興圳為農田水利設施,沿岸近年興建公園成為熱門親子景點,但最近頻傳油汙汙染,民眾擔心水質和環境受影響,民代也要求從...

有家歸不得?桃園大溪常塞車 市府拚2030蓋好新橋分流

桃園大溪因大漢溪流經,右岸聯外交通長期仰賴武嶺橋與崁津橋,通勤尖峰與假日經常塞車,居民常抱怨「有家歸不得」,遊客也說「有...

桃園青埔夜市5/1開始營運? 網友看法兩極市府曝現況

近日網路上流傳桃園市中壢區樂天桃園棒球場周邊,將於今年5月1日起有「青埔桃猿觀光夜市」擺攤,且營業時間將於無球賽的時候舉...

拱天宮連2年「嚴重失算」 香客會有多少人大家都在猜

白沙屯媽往北港徒步進香活動每年都掀起熱潮,隨香人數年年創紀錄,去年拱天宮準備了約13.5萬件進香背心,結果不足4萬多件,...

清明結合兒童節 桃園消防教小孩繪製家庭逃生計畫圖

為讓孩子們在歡度兒童節的同時,也能學習到重要的防火與逃生知識,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平鎮、龍潭分隊於今明2日舉辦兒童節防火...

影/苗栗公館傅家大型祭祖場面熱滾滾 六代子孫慎終追遠不中斷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掃墓,各地子孫約500人到場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