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有家歸不得?桃園大溪常塞車 市府拚2030蓋好新橋分流

桃園大溪因大漢溪流經,右岸聯外交通長期仰賴武嶺橋與崁津橋,通勤尖峰與假日經常塞車,居民常抱怨「有家歸不得」,遊客也說「有路出不去」,民代催生第3座橋梁已久,市府相關作業近日曝光,預計4月完成初步道路線型規畫。
桃園市議員李柏坊指出,位於大漢溪右岸的大溪與復興以觀光產業為主,大溪更曾獲選全國十大觀光小城,但聯外交通易壅塞問題存在已久,不僅影響產業發展,也會影響救護車載送病患的效率。國道3號將增設八德交流道,有新闢道路延伸到大溪,但道路規畫只有大漢溪左岸,如果沒有第3座橋梁跟右岸道路規畫,交流道等於只做一半。
桃園市工務局表示,因應國道3號增設八德交流道,已完成大漢溪左岸新闢道路線型規畫,有關第3做橋樑與右岸的「大漢溪兩岸道路串連並延伸至台3線」可行性評估則於去年11月獲核定,預計4月初能完成右岸道路初步線型規畫。
工務局預計在大漢溪武嶺橋與中庄吊橋間的流域選擇2岸距離最短的位置蓋新橋,目標2030年完成,初估新橋可分擔武嶺橋30%交通量,有助解決大溪老街周邊交通壅塞情形,提升大溪與復興旅遊品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