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和公寓頂樓加蓋凌晨驚傳惡火 男子倒臥浴室送醫不治

MLB/鄭宗哲向海盜報到 有望成史上第18位大聯盟台將

聯合報社論/台股血流成河,賴政府卻還在盲動

桃園桐花祭下周登場 首推「537玩法」漫遊5大打卡點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登場,今年活動特別強調親子旅遊,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體會客庄之美。記者朱冠諭/攝影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登場,今年活動特別強調親子旅遊,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體會客庄之美。記者朱冠諭/攝影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至5月4日登場,桃園市客家局表示,今年活動以「537一起賞桐趣」為主題,並配合兒童月推出兒童版桐花祭,將推出5大賞桐區域、3場桐樂會及7條小旅行,同時安排兒童專屬的親子桐遊之旅,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桃園桐花祭今舉行開幕記者會,市長張善政、客委會主秘廖育珮、客家局長范姜泰基皆出席,為桃園桐花祭揭開序幕。

張善政表示,桃園最具桐花特色的5大區域,包括龍潭、大溪、楊梅、蘆竹、龜山,規畫多條特色旅遊路線及桐樂會,4月正好也是兒童月,今年桐花祭特別強調親子旅遊,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賞桐,體會客庄之美。

客家局表示,今年桃園桐花祭推出賞桐537玩法,盤點5大賞桐區域總計有13處賞桐秘境,每逢桐花祭期間,白色花瓣飄落美不勝收,3場次的桐樂會,除了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舉辦的「客文館桐樂會」,也串聯在地社區共同舉辦「龍潭桐樂會」及「楊梅桐樂會」,並有兒童彩繪等系列活動。

為加強在地連結,市府也推出7條桐花小旅行及兒童專屬特別企畫,結合桐花山林漫遊、客家風味餐等特色,與在地社區及創生團隊合作,像是「大溪老屋之旅」與源古本舖合作醃製豆腐乳,「大溪木藝之旅」與三和木藝工作坊合作手作杯墊,「龍潭和窯之旅」與和窯文創園區合作陶杯製作,「龍潭豐味之旅」與三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手作三和粄。

「楊梅老屋之旅」與泉水窩江夏堂合作手作麥芽鈴,「龜山食米之旅」與楓茶米休閒農業區合作造型饅頭DIY,「蘆竹茶庄之旅」與坑子溪休閒農業區合作擂茶體驗,「親子桐樂之旅」與龍潭親子建設推廣聯盟合作五感體驗遊戲,走讀三坑老街等文史景點,7+1條遊程即起開放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客家局表示,今年更推出賞桐秘境集章活動,民眾到5大區域13處秘境賞桐,現場掃描QRcode集章,就有機會抽中Dyson除塵蟎機、Switch遊戲機等大獎,詳情可至「2025桃園桐花祭」活動官網或「桃園桐花祭」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登場,今年活動特別強調親子旅遊,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體會客庄之美。記者朱冠諭/攝影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登場,今年活動特別強調親子旅遊,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體會客庄之美。記者朱冠諭/攝影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登場,今年活動特別強調親子旅遊,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體會客庄之美。記者朱冠諭/攝影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登場,今年活動特別強調親子旅遊,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體會客庄之美。記者朱冠諭/攝影

客家文化 桃園 桐花祭

延伸閱讀

桃園老翁突開車門騎士父子摔倒受傷 網大罵警開罰4800元

清明連假旅宿慘業績慘砍一半 少了陸客桃園業者盼政府吸客

桃茶沙龍松山文創登場 機場飛航主題結合桃園百年名茶

桃園觀音近年發展迅速 地方爭取捷運青線延伸草漯

相關新聞

台66接國3大溪交流道 尖峰更塞

桃園市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上下班尖峰時段塞車,尤其去年銜接台66快速道路系統匝道完工通車後,不少通勤族抱怨「塞上加塞」。民...

竹縣教師 盼開放校外請假權限

新竹縣教師反映,差勤系統強制要在校內網路環境才能操作請假程序,若有突發狀況請假,得跑一趟學校或事後補請,太麻煩,民代也建...

苗栗象鼻吊橋 封閉安檢

苗栗縣泰安鄉擁有山林美景及溫泉資源,是熱門觀光勝地,其中跨越大安溪谷的象鼻吊橋為全縣跨距最長的吊橋,鄉公所昨起展開安全檢...

再創新高!白沙屯「粉紅超跑」進香破25萬人 暫停報名4天

有「粉紅超跑」之稱的苗栗縣通霄鎮拱天宮白沙屯媽祖,今年徒步南下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進香的報名人數,已超過25萬人,再創歷年...

桃園桐花祭下周登場 首推「537玩法」漫遊5大打卡點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至5月4日登場,桃園市客家局表示,今年活動以「537一起賞桐趣」為主題,並配合兒童月推出...

新冠風險仍存 竹市明起提供三類高風險對象第2劑JN.1疫苗

為持續降低新冠肺炎傳播風險並守護高風險族群,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含55歲以上原住民)、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新竹市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