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鄭宗哲向海盜報到 有望成史上第18位大聯盟台將

聯合報社論/台股血流成河,賴政府卻還在盲動

美股道瓊指數連跌三日…盤中震幅近2600點 那斯達克意外小漲

國3北上大溪交流道尖峰塞車民怨 桃議員會勘提解方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尖峰塞車嚴重,市議員李柏坊建請國3交流道旁增闢1車道解決,高公局以需封1車道認為不可行。圖/高公局提供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尖峰塞車嚴重,市議員李柏坊建請國3交流道旁增闢1車道解決,高公局以需封1車道認為不可行。圖/高公局提供

桃園市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上下班尖峰時間車塞車,造成通勤民眾困擾抱怨,市議員李柏坊今天下午實地勘查,將連同立委邱若華爭取在國3北上61.8公里往前延伸300公尺處周邊增闢一線車道,讓北上平面2車道匯入國3主幹道,解決大溪交流道北上塞車困擾。

國3大溪交流道北上匝道,去年底自台66快速道銜接國3主幹道北上、南下通車,大溪交流道整體工程完工,北上車流大,塞車更嚴重,引起許多民怨,邱若華、李柏坊日前與高公局辦理會勘沒有結論,李柏坊說,經他重新走一趟勘查,建議大溪交流道銜接國3北上車道護欄外,增闢1線道,符合改善北上塞車問題。

針對市議員建議國3北上61.8公里往北延伸至61.4公里路段增設1線道,高公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該路段拓寬增設1線道,現場並無施工空間,拓寬施工須封閉國3主線1車道,衝擊國3交通影響更大,限制很多,該分局評估工程不具可行性,暫時維持現狀,等2030年國3八德交流道通車,即可改善塞車。

國3大溪交流道與台66北上、南下銜接交流道體工程完工通車後,大溪蔡姓、李姓多位民眾質疑,國3大溪交流道上下班尖峰時段幾乎都在塞車,尤其北上若不提前半小時到1小時,就會塞車半天,「真是無語」,原以為交流道工程完工好走,未料塞爆,造成通勤族很大困擾。

李柏坊表示,去年底大溪交流道工程完成後塞車嚴重,他接到許多民眾陳情,之前建議將匯入國3槽化線、雙白線400公尺路線縮短,高公局認為不可行,日前他與邱若華會勘,高公局也提出不出具體辦法,經他實地勘查,發現交流道旁國有地足以增闢1車道,他建請高公局先在護欄外增闢1車道,等做好拆除護欄,變成2線匯入國3主幹道,將可紓解塞車,高公局要想辦法解決,不能坐看民眾塞車之苦。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尖峰時段塞車嚴重,市議員李柏坊建議,在國3交流道旁國有地增闢1車道解決。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尖峰時段塞車嚴重,市議員李柏坊建議,在國3交流道旁國有地增闢1車道解決。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尖峰塞車嚴重,市議員李柏坊建請國3交流道旁國有地增闢1車道解決。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尖峰塞車嚴重,市議員李柏坊建請國3交流道旁國有地增闢1車道解決。記者曾增勳/攝影

塞車 車道 高公局

延伸閱讀

收假日國道3追撞事故致車輛回堵 下午13地雷路段恐塞爆

有家歸不得?桃園大溪常塞車 市府拚2030蓋好新橋分流

到關西禮儀園區祭祖不怕沒車位 高公局開放臨停車場

今年國道A1死亡事故達70件 高公局:未繫安全帶成主因

相關新聞

台66接國3大溪交流道 尖峰更塞

桃園市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上下班尖峰時段塞車,尤其去年銜接台66快速道路系統匝道完工通車後,不少通勤族抱怨「塞上加塞」。民...

竹縣教師 盼開放校外請假權限

新竹縣教師反映,差勤系統強制要在校內網路環境才能操作請假程序,若有突發狀況請假,得跑一趟學校或事後補請,太麻煩,民代也建...

苗栗象鼻吊橋 封閉安檢

苗栗縣泰安鄉擁有山林美景及溫泉資源,是熱門觀光勝地,其中跨越大安溪谷的象鼻吊橋為全縣跨距最長的吊橋,鄉公所昨起展開安全檢...

再創新高!白沙屯「粉紅超跑」進香破25萬人 暫停報名4天

有「粉紅超跑」之稱的苗栗縣通霄鎮拱天宮白沙屯媽祖,今年徒步南下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進香的報名人數,已超過25萬人,再創歷年...

桃園桐花祭下周登場 首推「537玩法」漫遊5大打卡點

2025桃園桐花祭將於4月19日至5月4日登場,桃園市客家局表示,今年活動以「537一起賞桐趣」為主題,並配合兒童月推出...

新冠風險仍存 竹市明起提供三類高風險對象第2劑JN.1疫苗

為持續降低新冠肺炎傳播風險並守護高風險族群,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含55歲以上原住民)、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新竹市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