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指大陸曾多次聯繫 川普:最快4周內完成對各國貿易談判

佛州州立大學爆校園槍擊!2死5重傷 槍手是女警之子

廟會繞境進入高峰期 桃園輔導遶境要點預計16日上路

桃園市政府為維護民眾生活品質,訂定「桃園市政府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預計16日發布實施。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市政府為維護民眾生活品質,訂定「桃園市政府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預計16日發布實施。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市政府管制宗教慶典煙火噪音,訂定「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並設計檢核表要求宮廟自主管理,但近日已進活動高峰,許多宮廟不見規定出爐,擔心觸法,民代也關切;民政局表示,預計16日發布實施,登記在案與未登記都一體適用。

為減少燃放爆竹煙火噪音影響民眾生活品質,桃園市政府去年就開始研議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將全市52處密集住宅區納入噪音管制區,全天候禁止燃放高空煙火,違者可依噪音管制法開罰。

不過,許多宮廟近日準備繞境進香,卻不見相關辦法規定。有宮廟擔心規畫好的路線因要點突然上路被迫緊急調整,更擔心誤闖「雷區」挨罰,民代則盼市府在傳統宗教活動與民眾生活品質之間找到平衡點。

桃園市議員黃敬平表示,4、5月是廟會繞境高峰,桃園不少宮廟緊鄰社區大樓,甚至旁邊就是醫院,以平鎮為例,義民廟、三崇宮就會碰到問題,人口高密度住宅區的界定標準要明確,並詳細告知各宮廟遵循,否則會讓人無所適從;議員周玉琴也關心市府管制52處在哪,指民間有聲音反映「政府管那麼多幹嘛」。

議員謝美英則表示,市府目前檢核對象只有310家立案宮廟,而桃園未立案神壇有749家、宗教聚會所131家、未登記寺廟(含土地公廟)1801家,距離真正落實管理還有很大一段路,希望市府加強宣導。

桃園副市長蘇俊賓表示,52處人口密集處會以正面表列方式呈現,明確禁止那些地方不能燃放高空煙火,相關規定去年開始就和各宮廟協調,多半能接受,會盡量在傳統宗教文化與民眾生活品質之間找到平衡點。

民政局表示,輔導繞境作業要點預計16日發布實施,主要是將各行政機關對遶境活動的管制辦法整合起來,讓民眾能一目了然,但要點不具罰則,違規或違法行為會回歸業管單位裁處。另外,作業要點一體適用,即使是未立案宮廟,申請繞境路權時,也必須檢附自主檢核表,代表知悉相關規定。

桃園市政府為維護民眾生活品質,訂定「桃園市政府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預計16日發布實施。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政府為維護民眾生活品質,訂定「桃園市政府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預計16日發布實施。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政府為維護民眾生活品質,訂定「桃園市政府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預計16日發布實施。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政府為維護民眾生活品質,訂定「桃園市政府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預計16日發布實施。記者陳俊智/攝影

噪音 桃園 遶境

延伸閱讀

彰化這廟土地公撞臉標哥 網友驚嘆:超像

美國32%高關稅 衝擊桃園4693家製造業、1.9兆台幣產值

影/逃了3個月卻栽在「大甲媽」手上 通緝犯遶境時遭逮

大甲媽周日回鑾!警方部署600人 三層警力防不法破壞滋事

相關新聞

新竹縣景觀榮耀再添2座 台灣景觀大獎肯定地方環境專業

新竹縣環境景觀工程傳出好消息,湖口鄉「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與環境景觀整備計畫、尖石鄉錦屏村小錦屏溫泉步道環境營造與改...

賴17條公布後... 縣長鍾東錦今率團赴陸 苗縣府:純屬巧合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率團赴大陸四川交流參訪8天,成為「賴17條」公布後第一位赴陸參訪的縣市首長,引起矚目和話題,縣府方面今...

農曆3月瘋媽祖!桃園慈護宮祈福遶境 路線曝光將交管

桃園市慈護宮正辦理聖母誕辰文化節系列活動,18日將進入最高潮重頭戲,「桃園媽」將分成3路線遶巡北桃園十五街庄,為廣大信眾...

竹市敬老愛心卡 44藥局可消費

新竹市敬老愛心卡擴大使用範圍,去年10月起試辦可至合作藥局購買保健食品與醫療耗材,迄今8.7萬人次使用,頗受好評。市府社...

桃園都更案24件 六都敬陪末座

據統計,桃園市都市更新案已核定及報核中共24件,六都敬陪末座,多名藍綠議員昨在市府都發局議會工作報告中,要求市府檢討,莫...

桃園海砂屋社區 啟動公辦都更

桃園市推動首件防災都更為桃園區的正光花園新城海砂屋社區,該社區結構長期劣化、居住安全堪憂,經市府力推防災都更、駐點輔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