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41年老字號無預警熄燈! 蘆洲「鴨霸切仔麵」結束營業 在地人震驚不捨

可怕!與鄰居起口角…新北男持磚砸頭「徒手挖眼捏爆」 辯:他咬我

感謝全中運!家長歡呼貼文「 台南人9天連假啟動」全家出國去

行人地獄!2童過馬路舉高手10車不讓 警追車牌開罰

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昨傍晚2名孩童牽著腳踏車過馬路,舉高手臂示意車輛停下,經過11輛車卻都無人禮讓。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昨傍晚2名孩童牽著腳踏車過馬路,舉高手臂示意車輛停下,經過11輛車卻都無人禮讓。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昨傍晚發生2名孩童牽著腳踏車過馬路,到一半時發現對向車流沒有停讓,便舉高手臂示意車輛停下,豈料經過10輛車都無人禮讓,直到第11輛車停下,2名孩子眼見擋到後方綠燈車輛,只好又快步退回路邊,畫面曝光引發網友痛批太誇張。

擁有百萬訂閱的YouTuber 「Cheap」昨在臉書粉專貼出影片,昨傍晚5時26分在桃園區龍安街一處無號誌路口,2名小學生走在人行穿越道上,並以教科書級別的「舉手過馬路」,但對向車輛一輛接一輛,沒人停、沒人讓,就像他們是透明的,令他同批一條馬路竟然成了「過不去的關卡」,不是因為紅燈,「而是因為這個社會的冷漠,你不會好奇嗎?這些大人,是怎麼做到這麼冷血的?」

畫面曝光後引發網友痛批,「舉手舉成這樣,都沒有人要讓,眼睛瞎了嗎?」、「台灣的交通環境真的很悲哀」、「行人地獄不是叫假的,都講多少年了,還是沒有改變啊!」、「拿磚頭可能才會停」、「看到小朋友這樣真的好難過」、「經過的車輛都可以檢舉」。

對此桃園分局交通組組長林健祥表示,事件曝光後警方取得原始影像,警方過濾分析車號後通知各車主,查證如違規屬實將告發,嚴正執法。桃園分局統計,今年1至4月告發駕車不停讓行人違規達1724件,將持續加強取締力道;桃園分局將加強龍安街交通執法,取締相關違規。

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2項規定,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口,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者,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鍰。

同條第4項規定,因而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者,處新台幣7200元以上36000元以下罰鍰。致人受傷者,吊扣駕駛執照1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昨傍晚2名孩童牽著腳踏車過馬路無人禮讓,2名孩子眼見後方綠燈車輛將至,只好快步退回路邊。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昨傍晚2名孩童牽著腳踏車過馬路無人禮讓,2名孩子眼見後方綠燈車輛將至,只好快步退回路邊。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昨傍晚2名孩童牽著腳踏車過馬路,舉高手臂示意車輛停下,經過11輛車卻都無人禮讓。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昨傍晚2名孩童牽著腳踏車過馬路,舉高手臂示意車輛停下,經過11輛車卻都無人禮讓。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 行人地獄

延伸閱讀

泰雅族大嵙崁事件歷史記憶 桃園原民觀議課即時演出

好難過!桃園童「舉手走斑馬線」11車不停讓…Cheap轟心寒

桃園某國小男童遭學務主任束帶綁手腳一上午 教育局證實:有通報

桃園民宅深夜大火!屋內囤大量鋰電池 數公里瀰漫惡臭

相關新聞

竹縣違章鐵皮屋大火 燒出管理漏洞

新竹縣湖口鄉一處鐵皮倉庫16日火警,意外燒出違建管理漏洞。該倉庫雖早列違建,縣府也強制拆除,但部分空間存放有害廢液、粉體...

地球日台南志工淨街清出6115公斤垃圾 目標無菸蒂城市

為響應2025年地球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主題,台南市37個行政區今日同步舉行「菸蒂...

桃園社宅基地挖出營建廢棄物 議員促檢討用地取得SOP

桃園市政府透過民間業者自辦市地重劃取得龜山區興安段社會住宅基地,去年10月動工,開挖發現大量營建廢棄物,至今仍在清運,民...

竹市無煙靈位擬擴增空間引發吵雜疑慮 議員盼分設兩間

新竹市政府殯葬管理所近年推動「無煙靈位」政策,去年在生命園區新館地下一樓試辦30格室內無煙靈位牌位,獲民眾肯定,今年預計...

影/台南垃圾車放送交安短語 提醒阿公阿嬤注意交通安全

「騎乘機車要戴妥安全帽!」當垃圾車駛入台南社區大街小巷,伴隨而來的不單是「少女的祈禱」音樂,而是一句句溫馨又實用的交通安...

竹北議員選區擬分東西區 議員籲審慎評估推延至下屆

新竹縣選舉委員會4月11日召開「第21屆議員選舉區變更草案公聽會」,提議下屆竹北議員選區切為東、西區,並再增一席。新竹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