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捷禁飲食區開放買吃的?闖關議會失敗..未來不能再提

頭上有蟑螂!熱心女路過「伸手幫彈飛」 男子竟崩潰開譙:那是我寵物

整理包/孫燕姿「就在日落以後」演唱會高雄站 場次票價、搶票時間、座位表一次看

捷運桃園長庚線啟動!桃市府16公里全線踏勘 路線曝光

立法委員牛煦庭(中)先前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時提過相關提案,今與捷工局人員討論路線規劃。記者周嘉茹/攝影
立法委員牛煦庭(中)先前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時提過相關提案,今與捷工局人員討論路線規劃。記者周嘉茹/攝影

桃園市積極推動捷運桃園長庚線,近日再傳新進展,桃園市捷運工程局今規劃踏勘路線,全程共16公里,起點為台鐵桃園站,終點為A7體育大學站,踏勘路線自文化二路、忠義路等路段,以明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送中央審議為目標。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今規劃踏勘路線,由局長劉慶豐親自率隊,邀集都市發展局、交通局、水務局及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等跨局處團隊,集結近60位專業人員展開全線踏勘,全程共16公里,上午自機場捷運A7體育大學站開始,沿文化二路、忠義路、長壽路、三民路及萬壽路,一路徒步踏勘至台鐵桃園站,路線橫跨桃園、龜山與林口等地區,涵蓋體育大學、長庚生活圈、華亞科技園區等。

捷工局指出,捷運桃園長庚線除了進一步強化桃園第二階段路網與串聯雙北捷運的重點路線,更能提升大眾交通運輸的便利性,以202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送中央審議為目標;市府相關單位已針對沿線場站、公有土地及未來整合開發效益進行盤點與交換意見,後續路線完成初步規劃後,將適時辦理地方說明會。

捷工局局長劉慶豐指出,建設桃園長庚線可降低區域間的交通壅塞衝擊,並提供桃園至長庚就醫及通勤者的需求;桃園長庚線為桃園第二階段路網優先推動路線之一,未來也將與現有捷運機場線、棕線及規劃中的捷運青線等重要路線交會,初步規劃採輕軌系統建置,完成後可有效紓解桃園市都會核心與龜山、新北林口地區交通流量,解決地區性交通問題。

立法委員牛煦庭表示,捷運長庚線目前定調為捷運灰線,去年年底與立法委員洪孟楷一起推動將捷運線往林口台地延伸,因台地地形較特殊,加上人口大量移入,因此以公共運輸為主體的交通建設是有絕對的必要;當初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時即提過這次的提案,後續也召開2次與交通部及鐵道局的正式協調座談會,達成共識儘速加強橫向串聯並做相關規劃,中央會協助桃園及新北市政府,讓長庚線早日順利完成規劃,進入動工階段。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今規劃踏勘路線,全程共16公里,起點為台鐵桃園站,終點為A7體育大學站。圖/捷工局提供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今規劃踏勘路線,全程共16公里,起點為台鐵桃園站,終點為A7體育大學站。圖/捷工局提供
捷運工程局今天辦理「桃園長庚線可行性研究案」現場16公里勘查。記者周嘉茹/攝影
捷運工程局今天辦理「桃園長庚線可行性研究案」現場16公里勘查。記者周嘉茹/攝影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今規劃踏勘路線,全程共16公里,起點為台鐵桃園站,終點為A7體育大學站。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今規劃踏勘路線,全程共16公里,起點為台鐵桃園站,終點為A7體育大學站。記者周嘉茹/翻攝

桃園 機場捷運 長庚

延伸閱讀

議員指捷運環狀線設備商有安全疑慮 北市:將嚴審

影/北捷江子翠站2醉漢互罵叫囂 當場遭警管束誇張起因曝

中捷七線齊發串接山海屯市區 盧秀燕:1條1條做50年都蓋不完

桃園地下道淹大水為何沒警示?工務局給答案了

相關新聞

地下道淹水挨批「警示牌裝心酸」 桃市工務局給答案了

桃園近日豪雨造成平鎮區環南路地下道淹水嚴重,路過的白色轎車因警示設備未發功效,車身一半泡在水中,險些滅頂,民代痛批「裝心...

桃園市今年中央補助款適用財劃法哪個版本 市府說分明

桃園市今年統籌分配稅款約362.75億元,比去年增加60多億元,不過今年2、3月都出現中央先打85折撥款的情形,財政部上...

統籌分配稅款短撥 竹縣財政拉警報 桃園台中也被打折

財劃法修正案3月公布實施,新竹縣統籌分配稅款理應獲配253億元,但中央經費未全面到位,加上一般性補助款短撥,財政陷入困境...

台東再傳不當體罰學生 議員籲請教育處不容包庇與打壓

台東縣議員楊清順及林參天近日分別接獲家長陳情,指控某國中足球隊教練長期對學生不當管教及體罰,就診腦震盪後症候群,導致學生...

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將起駕 明午起台1南下車道成行人徒步區

2025「粉紅超跑」徒步進香即將起駕,由於進香報名人數近33萬人,5/1媽祖起駕及5/11回宮當天,拱天宮為舒緩人潮,今...

美關稅恐衝擊產業 張善政宣布加碼勞權基金勞教經費至8千萬

明天是勞動節,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在市政會議表示,桃園工業產值全國第一,去年更高達4兆元,不過美國關稅問題恐對產業及勞工帶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