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暫緩報復性關稅 川普提本周可能與習近平通話…親曝「最大目標」

美中達成關稅協議30% 學者從這點判斷「台灣肯定更低」

台電推動通霄電廠⼆期擴建 地方爭取電價優惠計算無果

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今天下午率隊拜會苗栗縣政府及地⽅⺠意代表,說明通霄電廠二期工程進度、環評措施與地⽅回饋機制。記者吳傑沐/攝影
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今天下午率隊拜會苗栗縣政府及地⽅⺠意代表,說明通霄電廠二期工程進度、環評措施與地⽅回饋機制。記者吳傑沐/攝影

為推動通霄電廠⼆期建設計畫,今天下午2點,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率隊拜會苗栗縣政府及地⽅⺠意代表,說明通霄電廠二期工程進度、環評措施與地⽅回饋機制,會中並逐一回應地方六項提案與訴求。

其中,對於通霄在地居民最渴望的電價優惠訴求;台電表示,電價是全台一體適用,全台各電廠也無回饋特例,礙難優惠計算。

台電首先說明,苗栗通霄電廠⾃2018起陸續更新低碳燃氣機組,2024年全廠年供超過260億度電,滿⾜苗栗⽤電;另因應區域發展⽤電需求持續成⻑,台電規畫⼆期建設計畫,預計⾄2031年新增裝置容量約270萬瓩⾄330萬瓩的燃氣複循環機組,可提供更多穩定用電。

針對地⽅建議設置地⽅監督平台。台電指出,通霄電廠歷年監測成果皆於台電官網公開揭露,未來依地⽅實際需求進⼀步檢討強化;施⼯期間將依環評進⾏空品、噪⾳、⽔質及⽣態等監測,確保對居⺠⽣活影響降⾄最低。

回饋⾦⽅⾯,台電設有年度運轉中、施⼯中及前置促協⾦,與補助型電協⾦等多元制,後續隨著⼆期計畫發電量提升,地⽅回饋⾦額會同步增加,⼀期完⼯後每年回饋⾦逾2億元,預計⼆期完⼯後將突破3億元,可廣泛運⽤於公共建設、地⽅發展與社區營造。

交通動線⽅⾯,台電多年來配合辦理地方道路修繕,施⼯期間重型⾞輛將避開通霄鎮主要道路,並租⽤周邊空地⽀援作業,降低對地⽅⽣活⼲擾。

另針對⾼壓輸電設施議題。台電說明,此次⼆期⼯程並未新增⾼壓電塔與輸電路線,相關設施數量維持不變,不會對原有景觀與環境造成影響。

此外,為⽀持通霄海⽔浴場改善與地⽅觀光活動,台電2024年除協助苗栗縣府辦理沙雕藝術節,另編列1800萬推動環境優化,今年也將補助200萬元⽀持地⽅舉辦文化活動,帶動觀光⼈潮與地⽅活⼒。

縣長鍾東錦則認為,這部分改日再由陳超明、邱鎮軍兩位立委召集台電、縣府文觀局、通霄鎮公所及地方民意集思廣益,規畫中長期可行方案,由台電補助經費來建置。

王耀庭強調,十分重視地方意見,未來也將持續強化與地方政府、公所及居民溝通,以公開透明、務實負責的態度,與地方攜手前行。

王耀庭(中)強調,十分重視地方意見,未來也將持續強化與地方政府、公所及居民溝通,以公開透明、務實負責的態度,與地方攜手前行。記者吳傑沐/攝影
王耀庭(中)強調,十分重視地方意見,未來也將持續強化與地方政府、公所及居民溝通,以公開透明、務實負責的態度,與地方攜手前行。記者吳傑沐/攝影
通霄電廠目前⼆期擴建計畫,預計⾄2031年新增裝置容量約270萬瓩⾄330萬瓩的燃氣複循環機組,可提供更多穩定用電。記者吳傑沐/攝影
通霄電廠目前⼆期擴建計畫,預計⾄2031年新增裝置容量約270萬瓩⾄330萬瓩的燃氣複循環機組,可提供更多穩定用電。記者吳傑沐/攝影

台電 苗栗縣 電價

延伸閱讀

影/憂中橫地質脆弱破碎 環團籲否決大甲溪光明電廠環評

炸山恐致山崩地滑 環團要求大甲光明抽蓄發電計畫撤案

核電歸零衝擊台電財務 今年支出估增466億元

台電四部燃氣機組 今年啟用

相關新聞

收買人心?桃議員爆SRF廠招待里民旅遊 法務局竟回:敦親睦鄰

桃市府二度廢除3家SRF發電廠進駐桃園科技工業園區許可,業者也二度訴願成功,地方持續關注進度。今傳出其中1家廠商可寧衛能...

桃園「1年8千件消費爭議」 僅5位消保官「人力吃緊」挨批

桃園市去年消費爭議案件多達8808件,其中進入調解程序者達2976件,但目前僅5位消保官,平均每人一年需處理約600件,...

台電推動通霄電廠⼆期擴建 地方爭取電價優惠計算無果

為推動通霄電廠⼆期建設計畫,今天下午2點,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率隊拜會苗栗縣政府及地⽅⺠意代表,說明通霄電廠二期工程進度...

中壢警偕專家會勘風險路口 執法及疏導提升道安

桃園市中壢警分局今天表示,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警方強力執法外,也會同相關單位及專家針對高風險路口實地會勘,透過現場分析並...

竹市敬老愛心卡合作藥局再添8間 共52間藥局響應

新竹市政府持續擴增敬老愛心卡使用項目,社會處表示,去年10月14日擴大試辦使用於藥局,民眾可至合作藥局購買保健食品與醫療...

六都外第一!竹市消防局火災鑑定實驗室通過認證

新竹市消防局火災鑑定實驗室自2001年運作至今尚未更新,經消防局成功爭取中央補助600萬元擴建與線路重建,市府亦挹注7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