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海水淡化廠開工 行政院長卓榮泰:年供3千萬噸水助產業升級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下午出席新竹海水淡化廠開工典禮,他表示:「科技造水在新竹,民生產業更富足」這句話充分表達海水淡化廠最重要的精神,今早他在520執政周年記者會中也提出五大項行動計畫,其中一項就是「新治水、新供水、降漏水」。
卓榮泰指出,台灣去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3個颱風造成嚴重的民生、產業及農業損失,行政院因此編列551億元推動系統性治水,目的是防災減災,同時開發充裕、乾淨且安全的水資源。
卓榮泰表示,新建水庫相形困難,政府近年積極從伏流水、再生水及海水淡化等面向開發新水源。這座新竹海水淡化廠是台灣本島首座國際級大型設施,過去他僅曾在澎湖看過類似設施。此案自2021年由前總統蔡英文啟動籌畫,不僅因應當時缺水情勢,更為未來長遠布局奠基,展現執政團隊「一棒接一棒」的延續力。
卓榮泰也指出,廠區完工後,每日可提供10萬噸水,年供水量可達3千萬噸,有助穩定寶二、寶山水庫調度,即使再遭遇旱災,也能確保供水無虞。這項工程對桃竹竹苗地區發展至關重要,配合「大矽谷計畫」推動,將使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中持續保有領先地位。
卓榮泰指出,未來北部的「桃竹竹苗大矽谷」與南部的「大南方新矽谷計畫」將成為雙引擎,共同驅動台灣科技產業再升級。而科技產業的穩定發展,仰賴穩定的水與電,他隨後將前往視察已開始供氣、發電的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LNG),強化水電基礎建設,讓世界大廠跟國內廠商持續加碼投資、設廠、興建、製造。
卓榮泰強調,回顧過去「五缺」問題嚴重,行政團隊即著手從開源、節流、調度、備援4大面向強化水資源管理,目前正推動的「珍珠串計畫」,從石門水庫到新竹、從翡翠到石門,還有現在從南化到高屏還在串聯,整串的珍珠串計畫,讓水源能夠更充裕的調度。
卓榮泰說,海水淡化廠只是「新供水計畫」的一部分,政府也同步推動包括油羅溪伏流水開發、石門至新竹聯通管線、新竹海淡廠等工程,盼水利署與施工團隊能如期如質在2027年完工,同時也提醒,海水淡化過程繁複,每度成本約30元、成本是一般用水的3倍,因此更應節水與珍惜資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